《古文献研究》(第十三辑)是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文献专业出版的学术论文集,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旨归,以与兄弟专业交流,向各地同行求教,借以促进我校的古文献教研工作为宗旨,主要收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文献专业教师、硕博研究生以及外校同行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撰写的论文。本辑分经学研究古文献论丛两个板块,涉及经学、
“看得见”的整本书阅读——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与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健美操活动概述;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基础理论、基本术语、动作以及高校开展健美操运动的现状及意义分析;对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教学的意义、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发展趋势的分析;对踏板操、拉丁舞等高校健美操创新训练教学内容的研究;对健美操教育教学中音乐的运用与动作创编的研究;对高校健美操运动健身效果检查与评定
本书立足新课标精神与统编教材特点,探索高中语文评论写作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和可操作方案,以期突破读写割裂学用脱节的教学困境,尝试构建以评论写作撬动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范式。本书的教学探索聚焦诗歌、散文、小说、跨媒介文本、历史人物、时事新闻、史论七种评论类型,根植教材,对标学习任务群,指向素养进阶,从教材中提取评论写作的生长
本书聚焦乡村学校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现实需求,深入探讨家委会主任的培养路径。从实践缘起切入,梳理研究现状、调研区域与本校问题;明确三维三有三者的目标定位;借助院校专家、学校教师、优秀家长力量进行科学引领;围绕组织架构等多方面展开实践。构建了完善的评估保障体系,总结出四驱协同成效,为优化家校合作、促进学生成长提供了系统
本书聚焦学校发展核心要素,围绕党建引领助力学校整体发展、多彩课程赋能学生全面成长、教师发展驱动教育质量提升、学生成长彰显教育价值、家长工作夯实家校共育基石五个方面,讲述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华学校在党建引领下在学校组织领导、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改革、课程研发、学生价值引领、家校合作等方面不断取得发展的事迹。本书汇聚实践
本书立足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通过融汇中外教育评价理论、竞争力管理模型及课程设计范式,构建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竞争力模型。作者历时4年,采集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12所高校办学数据,将学科生态、组织创新与文化影响纳入动态分析系统。书中公开337门本科课程的比较研究成果,基于竞争力模型提出四维协同课程体系,为中国高校建设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指在教学、科研等实验实训活动中,为避免发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等事故,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而进行全过程管理的规范化实践。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不仅是要避免发生灼烫、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火灾、中毒和窒息、触电、起重伤害、容器爆炸、其他爆炸、高处坠落、淹溺、坍塌等事故伤害,更是要有效消除或控制来自
本书支撑2025年上海科技传播大会的重要材料,是2025年上海科技传播大会论文集,所选论文主要围绕推动科技传播发展转型的策略和建议、促进科普人才队伍发展和壮大、有效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提升公众构建科学思维的策略和建议、新兴技术赋能科技传播的模式探索、自媒体发展的风险对策研究、推动科技传播走向国际等议题展开,呈现了科技传
本稿收录龚亚夫老师至年来的研究成果。龚亚夫老师长期从事基础英语教育研究工作,在中学任教并担任英语教研员多年,在我国基础外语教育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次书稿一共38篇文章,集了己经在报纸、期刊上发表过的作品,涉及外语教育理念、课程设范式、教学目标、实施途径等主题。38篇文章以1980年-1999年2000年-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