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光宝盒
饰梦——罗芳林漆艺作品集
该书为《现代琴学丛刊》中的一册,为2015年6月香港琴学青年论坛研讨会论文集选粹。全书分为五个板块,共19篇文章。第一个板块琴曲考订与分析,考订与分析了古往今来的五首的琴曲各自特点。第二个板块琴史与琴学文献,阐述了自宋代第一本《琴史》成书后,琴史与琴学文献之后的发展及流传情况。第三个板块琴学理论与文化,在琴学发展的基础
《秋声琴馆遗稿》为《现代琴学丛刊》其中的一辑,是关于古琴大师凌其阵先生的作品集,全书分为“上篇著述”和“下篇琴谱”两个部分。“上篇著述”又分为“学琴劄记”和“学琴札记补”两个部分,共约56篇小短文,主要是关于凌其阵先生自身学琴往事和心得体会、论文、札记等。“下篇琴谱”分为“琴曲”和“琴歌”,各16首,主要是凌其阵先生代
本书以理论研究和突出学术性为其主要特点,着重对产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钱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金钱板》作为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丛书之一,从金钱板的起源发展、艺术特色、文化特点、社会功能、传承发展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民俗学、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钱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
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在色彩的表现性方面已达到了至今难以企及的高度,青绿之色在彰显画作的绚丽之余更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文化。但元代以后青绿山水画日渐消沉,隐退民间,张大千的青绿、金碧山水画似乎又唤醒了这一久远的独特样式。20世纪50年代推行的“新国画”运动,以及美术院校将西方色彩引入中国画的体系当中并相互融合成为“新的传统”,
本书是关于幼儿舞蹈研究与编创的应用型著作。全书共六章,包括基础实施、舞蹈构图、案例研究、编舞技法、主题编舞、技法应用等内容,图文并茂,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利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书中配有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舞蹈视频,在最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本书突出应用性,追求舞蹈基本理论
《古琴艺术与中国文化(增订本)》主要是辑录作者多年来对古琴研究心得的点滴,采取深入浅出的手法介绍古琴音乐艺术的不同层面。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美学”,“美学”部分主要论述琴乐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调,探讨了琴乐中的虚实因素、其飘带精神之美、从琴诗的分析中看其审美情趣、并探讨琴道与禅道的关系等;第二部分为“风格”,
本书分为22章,内容包括:电影改革“酝酿期”:世纪之交的转型与“突围”(2000-2001);开启中国电影新时代(2002);行业开放时代:徘徊与失语(2003);走出低谷:产业成长与类型拓展(2004);大片时代:影业渐显繁荣(2005);现实主义触发中国电影新机遇(2006);中国电影在“两极摇摆”中迈进(2007
本书通过田野调查和口述历史的方式挖掘事实真相,探究海峡两岸暨香港不同的演员选拔与培养机制的形成过程、历史沿革与发生细节,通过差异性分析勾勒出历史原貌,结合当下互联网思维新形势下演艺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以期在为一个时代的谢幕作注脚的同时,能够关照当下,注目未来,思考中国演员培养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