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记录世间美好事物的媒介”平凡的生活中,也有不想忘记的风景!集英社文艺期刊2022年度御用插画师作品精选集用细密的线条织就情绪丰盈的城市日常叙景---【内容简介】●用细密轻盈的线条呈现抒情与想象并存的城市风景。●集英社文艺期刊2022年度御用插画师作品精选集。中村一般首部插画作品集,集合了其过往商业作品与个人创
本书以动画行业的生产标准为编写依据,密切考虑所面向的不同基础和条件的本专业学员的特点和思维习惯,选择了大量精心绘制的图片巧妙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尽可能结合动画视觉艺术的专业特点,力图能够更大限度地适合教学。本教材的另一特点是可以配合教材内容进行网上学习。每章后有具体的讨论思考与作业练习,并配备准确的图片可供参考和描摹。
本书以回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和留学大潮下的美术生为起点,整理和考订1905-1937年间美术类留学人员名录(含中国台湾地区),重点审视留学运动与留日、留欧美术生群体,包括留学时间、院校、专业与创作实践等。并以此为起点,比较留日、留欧美术生群体在美术观念的接受路径、艺术创作模式以及美术教育模式上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梳理东西方
戏曲史上,“排场戏”这个专有名词较少得到学界关注,但它却是粤剧、邕剧、西秦戏、祁剧、桂剧等地方戏表演艺术精华的重要承载。排场戏因为涵盖了本剧种不同行当几乎所有的表演程式,而成为艺人入门的必修课。 广西邕剧是在湖南祁剧、广西桂剧的影响下,融合本地土戏、民间说唱和外来声腔而形成的皮黄声腔剧种。邕剧排场戏是邕剧艺人创造的既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作画工具和材料内容;第二部分为色彩基础知识内容;第三部分为色彩静物单体练习,包括不同单体的作画步骤和图例;第四部分为色彩静物完整作画练习,包括不同主题的作画步骤以及画面分析和范例。
2009年9月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这些传承人有着相对独立的传承谱系,他们的作品保留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和鲜明的艺术个性。正是这些属于各自独立传承谱系的剪纸传承人,赋予了中国民间剪纸丰富多元、异彩纷呈的恢宏与厚重。本书由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余懋盛为湘昆名家,著名昆曲编剧,原湖南省昆剧团支部书记。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60年郴州地区湘昆剧团成立后,调入剧团任编导,为湘昆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萍踪兰影——湘昆旧忆》系余懋盛遗著,全书分为九章,共40余万字,并配有100余幅珍贵的老照片,通过回忆其一生的戏曲情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
本书是按照幼儿园小、中、大班的幼儿年龄层次由浅入深编写。其中包含中外经典的幼儿歌曲和参与编写的老师的自创歌曲。本书的特色在于对钢琴伴奏音型进行了公式化,标注了调式及和弦级数,并且简谱和五线谱对照,方便学生边弹边唱。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富时代性的儿童歌曲,并对儿童歌曲进行了分类,由浅入深,帮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逐
本书为苏州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图录,从苏博馆藏书画中遴选出240件(套)而成,略分四个单元,主要根据历史序列展开,在力图体现传统书画史本身演化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特别注重突出苏州本地之文脉与艺术传统。收录作品跨度从唐至近现代,大致以时间为序,以风格为类,共分为四个单元:一、古意至上——宋元以前书画;二、南宗气韵——明代书
2017年中国民协“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启动,并陆续赴各地组织进行民间文化调研活动。民协将此次调研活动的成果汇集出版。这是其中一册。从2019年开始我社已陆续出版此系列丛书的12本。如《渔舟唱晚——海丝文化与美丽渔村建设调研文集》《穿越草原——草原丝绸之路与张库大道》《大海和声——浙江“海丝文化”调研文集》《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