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为四川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生毕业论文。它主要基于中国民歌自身的传统和基本特点,在事件史和现象史的理论视角下,展开了从1918年“歌谣运动”一直延续到当前(即2018年)整整一百年的问题发掘和历史探索。 全书分为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对中国民歌百年演变进程历史和逻辑起点以及学理架构的探讨。第二章到第六章共四个时段(
本书收录第12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论优秀论文。论文作者为参加本届论坛的艺术家、专家学者,以80、90后为主体,专业背景涉及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艺术门类,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与中华文
本书以漫画的形式,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搭建日常职场场景,直击职场中工作技能方面的痛点和难点,以知识点来破解难题,同时提供适当的情绪价值以及互动环节,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书中使用常见的职场情景和案例,教会职场新人在处理工作时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解决工作难题,包括如何转变学生思维、汇报工作的技巧、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等内容,使
《一个角色的诞生——OC人物设定本》是一本漫画教程书。通过设定好的框架,引导使用者深入挖掘角色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塑造出鲜活、立体的动漫人物形象。本书设计的人物脸部及全身形象画框,可帮助使用者确认角色的外在形象;基本信息栏及人际关系栏,可帮助使用者确定角色自身定位以及构建角色的人际关系网络,为角色赋予更加丰富的社会背景。
这是一本摄影创作指导书,也是一本书信集。作者以22封信的形式,分享从业40余年来对摄影的思考和感悟,指出了青年摄影师学习和工作中会遇到的一般问题,并给出了跨越障碍的建议。在技术和器材都已不成为难题的当下,艺术创作者对自我、对所处环境的认知能力,才是其能否创作出好作品的决定因素。对青年摄影师而言,书中提及的创作理念、构思
很久以前,世界分为两个国家。“内之国”由人类居住,“外之国”则有怪物栖息。相传只要被怪物触碰,人类亦会成为怪物。因此,两国之间筑起了决不可跨越的高墙。而一位被遗弃的人类少女,在外之国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哪吒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是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官方艺术设定集,全书分为六大章节,记录了电影主创团队五年多的创作点滴。这本设定集不仅揭秘了动画电影在不同创作阶段的成果和故事,而且通过丰富的视觉资料,全方位展现了电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细节。书中收录了大量的角色设计资料,讲述了角色的幕后故事
上世纪70年代,画家赵以雄从故纸堆中翻出《资治通鉴》《史记》,他白天当钳工,晚上读史,着迷于丝绸之路,梦想“用画笔捕捉古老丝路的余晖”。1978年,终于和同为画家的夫人耿玉琨踏上丝绸之路考察之旅,从此一走就是半生。他们50年间考察丝绸之路30次,用近10000幅画作勾勒大漠风光、雪山草原、古老烽燧、佛寺古塞、石窟壁画、
本书共收录56首民歌,涵盖了我国全部56个民族,甄选出每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作品。邀请专业编曲家为所有民歌编配原创钢琴伴奏并在专业录音棚录制音频。另外,本书根据精选出的56个民族的代表民歌选择合适的配器,让萨克斯管演奏者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萨克斯管演奏不同民族的经典民歌。同时以嵌入二维码的方式配备钢琴伴奏,增加演奏者演
《戏剧导演片段创作》是针对本科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学生编写的实践教学教材,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导演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为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认知和实践思路,辅助其能独立完成戏剧导演片段创作,为后续排演大戏打下基础。本教程从实践的角度分析研究学生在进行名剧片段排演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方式方法,虽然仅涉及基本的创作方法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