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述了心理咨询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萌芽状态。2022年本书经修订后再出版,显示出心理咨询在当下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倾听你的心声、理解你的心意、解开你的心结、沟通你的心灵”到“尊重、接纳、真诚、保密”,专业理念的发展,无不彰显着心理咨询成为一项更加专业、系统、深入的社会公共服务工作。
本书以贵州省3000多名农村留守和非留守中专和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现状、特点及差异,考察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其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在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并根据研究结果从自信、乐观、韧性、希望四个角度提出农
本书主要内容:想象一下,你和五种情绪一起居住在一所房子里,他们分别是:悲伤、愤怒、嫉妒、恐惧和快乐。他们四处走动,一起玩耍,或者在窗台上小憩。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需要得到外界的关注。这些情绪将作为具有特征的幻想人物被引入插图故事中,同时配有实践方法,其中包含各种技巧和激活方法。比如:谈谈你做过的最可怕的噩梦、最真诚的愿
《中国伦理学年鉴》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型文献性、资料性学术年刊。《中国伦理学年鉴》2011年在九州出版社创始,共出版了4卷。自2015年卷始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伦理学年鉴2020》以2020年伦理学研究成果以及社会道德建设重大事件为基础,设定“
本书分为生平和学说两部分,内容包括:青年与成熟期(1588-1628)、壮年期与著作(1628-1660)、老年与收获期(1660-1679)、霍布斯的性格特质等。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墨子与墨家、墨家学派之源、墨家学派的基本思想主张、墨家的哲学与认识论、墨家辩学及其当代价值、墨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墨家与儒家的对立与论争等。
《老子不老——半部道德论修身》立足于半部《道德经》(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以修身文化为主线,系统阐释了《道德经》的修身养生智慧,在当今诸多关于老子的解读中具有独创性。全书以竹简《老子》、帛书《老子》和传世《道德经》为底本,综合参考历代的《道德经》注疏,并多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进行阐释,学术视野广阔,观点新颖独特。书中尽可能
《南京佛教通史》全书共分三卷四册,逾250万字,上启六朝时期,下至明清民国,以时间先后为序,系统叙述了佛教在南京地区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编写者鉴于佛教思想义理的发展变化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关系十分密切,在书中除了叙述佛教思想、宗派的发展脉络之外,对佛教与各个时代的王朝政治、佛教政策、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是由科普勒斯顿所撰写的11卷本的西方哲学史,其内容涵盖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存在主义各个时期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是现代英语学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详尽而充满热情的叙述,不仅意图帮助读者获取哲学史的知识,还希望开拓读者的胸襟和视野,增进其对人类理智奋斗的了解和同情,使其更坚定和深刻地掌握哲学的原则。 本书
在本书中,马斯洛讨论了传统科学的局限性,即传统科学一直宣称它只关注事实的认识,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一种伦理,或一种价值体系,它不能帮助人们在善恶之间做出选择,而科学的非道德技术化会给人类带来极其危险的后果。他主张科学不能排斥价值,将价值研究转向人性内部,即科学要从人性事实的研究中给人们提供生命的意义与理想。这一思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