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有关朱子哲学和宋明理学的论集,探讨了柳宗元、罗豫章、胡宏、张南轩、朱熹、王阳明、刘宗周等儒学思想家的道德哲学。伦理学或道德哲学始终是宋明理学关注的核心主题之一。建构一种有效的道德哲学,在理论上既需要突出“自由意志”,也需要关注“共同规范”的建立,前者在为道德之作为普遍立法确立前提和基础,后者则为具共识的共同规范以
这本教材以时间为序,通过十多篇由著名作家、学者或文化人士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讲述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到20世纪各主要时期的重要思想与特征,以此将英语专业的学生引入西学之门,并为其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这些文章思想深奥,语言优美老到,逻辑严密,兼具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西方文化思想要义和训练思辩能力的三重功能。教
本书对宋明理学(主要是程朱理学)的哲学体系和基本脉络作了整体性的回顾和整理,在融会贯通宋明理学各个流派思想的基础上,对其主要哲学观点进行了重述。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共八卷。上编侧重于宋明理学的理论部分,其中第1—2卷重点在于本体论和方法论,第3—4卷重点在于众人的自我修养;下编侧重于宋明理学的实践部分,其中第5卷重点在于
为了增加儿童受教育机会以及提高教育质量,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者和政府部门实施了大量项目或改革来更好地利用相对稀缺的公共教育资源。但遗憾的是,他们中有些没有基于因果证据来制定项目,难以保障项目的实施效果。同时,他们往往没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于严谨的因果推断设计和数据收集来评估其影响,难以为未来的教育项目或改革提供有效的依据
十二年前,松鹤园吹响了文化转型的号角,提出了“松鹤,让生命更完美”的口号,围绕这个主题,弘扬松鹤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实现战略转型。十二年弹指一挥,回望这十二年,松鹤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文化设施丰厚了松鹤文化教育氛围,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全方位开展,松鹤园已然成为上海生命文化的教育基地
本书以哲学史和当代哲学为宏观背景,以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为主线,提出并论述了哲学的自我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的生活基础、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派别冲突、哲学的历史演进以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等七个问题。既是一部研究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新世纪的哲学教材。该书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1年获得国家
随着医学健康知识不断普及,“抑郁症”这个名词已被人们广泛知晓,很多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说“我抑郁了”,但由于大众对抑郁症认识不足,很多人对抑郁症抱有偏见,怕自己被打上“精神病”的标签,拒绝去医疗机构就诊,所以导致临床上抑郁症患者的漏诊率居高不下。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得不到治疗,病情迁延反复,患者社会功能受损,家庭和社会负
作为非同一性哲学的建构基础、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多诺的音乐哲学与其他任何社会理论流派比较而言,显得非常独特。它把欧洲近350年音乐的发展置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语境中,通过对欧洲近代资产阶级社会350年音乐文明的历史考察,通过社会中介对资本同一性进行批判,对欧洲历史进程中沉淀的音乐进行社会解码,借以反对资产
本书主要内容是关于认知心理学领域记忆研究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本领域目前最权威、最前沿的著作。过去的一百多年学界主要研究个体记忆,最近开始关注集体记忆。相比于会出现偏差和再塑造的个体记忆,集体记忆有着更加全面、准确,心理学家更重视将心理现象放到广泛的社会背景下去探讨,这种新的研究视角,更加强调个体之间信息的交互与分配,
本书由著名学者熊月之担任主编,熊月之系著名历史学家,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复旦大学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政协委员、市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本书将目光聚焦至晚清到民国初年这段时间,一些有识之士将西方各种学术著作引入到中国,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