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Apollo)是希腊神话中的光明神和太阳神,司职箭术、音乐、舞蹈、神谕、治疗等广泛领域。他与阿耳忒弥斯女神孪生于德洛斯岛,是宙斯和勒托所生的“比天上所有的神更可爱的孩子”,他是纯粹理性和秩序的象征,与激情狂乱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对立,哲人尼采称阿波罗为“奥林波斯神界之父”。本书从“为什么要写一本关于一位神的书?”这
宋儒对政治的讨论是伦理化的,其以天理为依循,在士大夫思想的引导下,推进着政治秩序的理性安排。“得君行道”与“共治天下”是由宋儒所主导的政治伦理思想的旨归,但在现实的政治秩序中存在着士人主体性和官僚化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本质是君道与臣道的博弈。在宋代伦理思想的历史演进中,天理与事功的矛盾,衍生出王霸之辨、义利之别等学理争鸣
王阳明是传统中国后期与朱熹并立的大儒,其思想不仅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据核心地位,而且风行天下,传遍中国,走向世界(杜维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王阳明全集》自1992年出版以来,有力地推动了王阳明及心学研究,业已成为王阳明文集最权威的版本。然自是书问世以来,王阳明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的王阳明佚诗佚文被发掘出来。束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天论,下篇为人论。将中国哲学以及中医学最关注的的天人问题提炼出来,天论篇立有天与太虚、气化与神化、二火与恒动、太极与阴阳、明理与契数等专题,人论篇立有仁术与孝道、养德与复性、治心与寡欲、习静与主敬、中庸与修身等专题。作者以宋明理学为中心,将先秦哲学《黄帝内经》宋明理学金元明清医学按时间顺序串联起来
现象学的哲学与方法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面对实事的思维态度和工作哲学的解析风格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以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等人所代表的现象学精神,如今已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与影响。《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是中国(两岸三地)现象学和哲学研究界第一次合作努力的成果。它致力于从理论与实践
本书是大卫·休谟的一部宗教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9年。该书的主题是驳斥当时流行的两个宗教假设,即宇宙设计论和正统的天启论。这两个假设试图把宗教真理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休谟通过对它们的驳斥而动摇了整个宗教的理性根基。该书采取了对话体的方法,共设置了三个角色,分别是设计论者克里安提斯、天启论者第美亚和代
美学与文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任何文学思潮的产生,文学理论的流行,文学批评话语的形成,均受到特定的美学的原理及观念之支配,与美学的发展演变息息相关。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范畴与命题既具有文学属性,亦具有美学属性,而中国古代美学的诸多概念与原理也往往潜移默化到文论之中,衍化为文学理论。如此一来,美学与文论即呈现出贯通性
当代西方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西方治理现代化又深刻嵌入全球化,牵一发而动全身。透视当代西方治理是理解当今世界局势的关键,破解西方国家治理则是把握当今世界历史进程之关节。西方治理现代化的主线是权力与资本的“纠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的世界历史显现。西方治理现代化自18世纪至今,权力形式从生产到生活、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博士后青年人才,2022年12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哲学院共同承办“全国哲学博士后论坛(2022)”。论坛主题为“新
本书稿是在著者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学与我国少数民族哲学互动发展研究”最终成果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其中首次提出“中国少数民族儒学”这一概念,得到了同行专家肯认和2020年国家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采纳列项。书稿论述了儒学在我国诸少数民族哲学思想观念中传播与影响的历史,以及我国诸少数民族对儒学的认同吸纳和融会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