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是继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之后的又一部对“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的重探。全书整体建构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基本概念和体系构架,同时,以鲜明的学科立场系统考察了其逻辑构成、基本关系、哲学基础以及历史演进。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影响下的方法论、西方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方法论之双重考察,对其认识框架、思维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政策导向强调了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新时代大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劳动育人效果,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
本书认为新时代西部乡村教师数量补给逐渐凸显出系统化、灵活性与原则性、激励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特征。西部乡村教师教育培训质量呈现出高度的统一与一致性。另外,其教师教育专业质量与学历质量开始结合、其高学历教师补给与低学历教师提升相结合。教师学历质量提升表现出区域性与阶段性特征。而西部乡村教师教育专业性别、年龄结构制度均在淡化具
《国际中文教育集刊(第6辑)》是学术连续出版物,本刊继续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宗旨,聚焦当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与前沿问题,围绕“国际中文课程与教学”、“国际中文教师发展与人才培养”、“跨学科视野中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四大板块,共收录十余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展现出鲜明的多元化、问题导向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从战略谋划、内容建设、技术支撑等6个方面提出20项主要措施,对未来一个时期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等作出全面部署。本书作为中国特色出版学系列教材
随着高校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先后实施预聘与长聘相结合的教师管理体制,以期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如何健全预聘制青年教师发展服务体系、提高预聘制青年教师组织支持感,以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论题。本书以组织支持理论和职业发展理论为理论视角,采用质性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层次教师教育的快速发展,“本硕一体化”教师培养作为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大政策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掀起了高师院校探索的热潮。教师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探索本硕一体化教师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是关键的一环。在厘清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内涵、主要形态及其奠基职前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基础上,本书通过文献法、调
也许你认为正向教育就是对孩子不设限、不拒绝,然后,事实绝非如此。在正向教育中,孩子也需要认识限制、体验沮丧与挫折,但必须拒绝任何形式的粗暴干涉,同时尊重孩子的需求、权利与成长节奏。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首先要获取自信、安全感、温暖、同理心、理性……每个家长都应当让孩子获得这些“人生的基本工具”,而后他们才能独立、有责任心、
现代奥运会虽是体育赛事,却更多地作为组织化、体系化、制度化的全球性沟通机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纽带作用,究其原因,立足体育却着眼文化交流是关键所在。本书旨在探析奥运会实现文化传承发展和交流互鉴的沟通机制。通过研究发现,现代奥运会逐步形成了以圣火传递、开幕式、竞技比赛三类事件为载体的话语方式。圣火传递强调叙事功能,经由仪式
《民国文献辨伪学研究》一书不仅系统地梳理了民国时期文献辨伪学的历史脉络,还深入剖析了这一领域的重要学者及其思想贡献,对推动中国文献辨伪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多维度的分析视角,不仅限于传统的文献学范畴,还融合了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为丰富和立体的民国文献辨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