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该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后部分篇目逐渐失传。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文字雄美,想象丰富,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善于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家训是家族、家庭的文化遗产密码,一代一代的先辈因时因地总结生活经验,形成了有益的生活启示和处世智慧。在历史文化长河中,杭州积淀了丰厚的家风家训资源。这些宣扬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传统的好家风、好家训,既深受儒家文化浸润,又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本书从杭州古代有关的家训中,加以梳理并阐述,以与
本书简称《传习录》,是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马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讲学语录,由其门生辑录而成。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本书分上、中、下三卷。
本书是印度佛学家寂天论师著,全书十章,前三章叙述菩提心功德、忏罪、受菩提心,以求世俗、胜义两菩提心,未发令生;次三章叙述不放逸、正知、忍辱,以求生已不退;再次三章叙述精进、禅定、智慧,以求辗转增长;最后一章,以此后果为利众生发愿回向。《(入菩萨行论)讲解》是由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藏语系佛学院副院长彭措朗加堪布对
本书由分四部分组成,即:总序、修持皈依之理、有关居士戒的论述、以及饮酒的过患。简要介绍了佛教的皈依、戒律的原由和功德;皈依的修持之原由、受持皈依之理、皈依学处及其功德;论述了居士戒的定义及其释义、差别、受持仪轨,以及居士决定所应断事项:附讲饮酒的过患。
本书图文并茂,结合儿童心理学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让父母去判断孩子的性格,从而更进一步地走进孩子的世界,对孩子因材施教,寻找最合适的教育方法。旨在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去寻找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从而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提供帮助。
本套《道德经全集》精选优秀底本、参校本,详加校对,并添加注释,进行白话文全文翻译。此外,还集合不同时代学者所作的多部注本,列于今注今译之后进行对比,因此称为“全集”。希望本套书能够帮助读者多角度把握老子思想的精髓,体会古人严谨治学的态度。
本书主要探讨儿童精神现象的历史生成、儿童精神现象的个体发生、儿童精神生态学与儿童精神层论等,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的哲学、儿童的科学、儿童的伦理学、儿童的艺术等,亦探讨游戏、艺术、神话、宗教、童话、儿歌的个体发生问题,以及儿童文化在全部文化中的奠基与开端意义。
本书立足于生活,从多方面、多角度剖析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学常识,同时辅以一些经典的生动案例加以阐释,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汲取心理学的智慧,并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以此指导生活,为人生导航。希望广大读者通过阅渎本书,可以从看似平淡的现象中,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书对《论语》的原有20个篇章重新解构,分为前言、名家评论、专题解读、《论语》原文和参考文献五个板块。其中“专题解读”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分为侍亲篇、交友篇、学习篇、立身篇、修养篇、处世篇、理政篇、为师篇、养生篇、臧否篇和弟子篇共十一个专题,每一个专题都由“专题导读”和“拓展阅读”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