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认真分析了情绪敏感者面临的现状以及其心理、生理的表现,并对这类人群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调整建议。具体内容包括“你是情绪强烈又敏感的人吗”“情绪强烈是一种大脑差异”“一颗掉落后便远离了树的苹果”“从隐藏自我到绽放自我”“与家庭的关系”“给情绪强烈者的建议”“工作关系与友情”等7章。本书为那些敏感、有共情力的人而作,提供心
本书分为“辩证法与政治哲学”“辩证法与《资本论》”“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三篇。这三篇大致从哲学史、经典文本和基本原理三个维度的内在结合,对马克思“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与古希腊的对话辩证法、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实证方法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政治哲学”解读,论证和阐释了马克思辩证法所实现的政治转向及其政治
本书一方面将宋明儒学感应思想与先秦两汉的感应思想作纵向比较,另一方面将其与西方近代哲学一科学以因果关系为核心的世界图式作横向比较,确立了宋明儒学感应思想的大致坐标。在此基础上对宋明儒学主要思想家的感应思想进行梳理、归类,按照感应思想自身发展的理路,从气之感应、心之感应以及良知感应三个大的方面展开。在以三大板块来对感应思
本书全面检讨了章太炎“上悟唯识,广利有情”之庄学思想,太炎云“命世哲人,莫若庄氏”,放目古今中西,庄子是其心目中第一哲人。章太炎将庄学定位为内圣外王之道,其内圣学通过唯识学构建起来,即所谓“体非形器,故自在而无对;理绝名言,故平等而咸适”;其外王学则以庄学观照世道人生,他通过阐释庄子齐物哲学而抒发自由、平等、宽容、不伤
本书以诚意与自欺问题为中心,重构从朱子晚年到阳明的哲学逻辑进程,以“诚意史观”兼容和取代“格竹叙事”。朱子批评象山学派有自欺的危险,这令他更关注如下问题:诚意如何可能?自欺如何诊断?格物致知之后为何仍须诚意?这些问题困扰着晚年朱子,使之不得不反复修改其《大学》诚意章注,直至临终前三天。而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与四句教等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大纲》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组织编写,是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考试的纲领性文件,是考生进行考试复习的必备资料,也是其他所有相关辅导书的编写源头。本大纲在2022版的基础上作了不同程度的修订。规定了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学科的考试
佛教是当今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本书力图用尽量明白易懂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对佛教从产生到现在,前后二千多年的历史做一简要但较为全面的叙述。本书的关注重点是佛教产生以来至传播到亚洲各国的早期时段,从佛教的创立开始讲起,特别注重部派佛教时期的分化。同时本书兼顾中国历史,着重讨论了以及对中国影响至深的大乘佛教的产生,以及以中
本书收录布伯在40年间先后发表的12篇演讲,分为“早期演讲(1909-1918)”和“晚期演讲(1939-1951)”两个部分。所有文章都围绕着“复兴犹太教”这一中心思想,通过对传统犹太教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了他所主张的犹太教的3项“真正任务”:显示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关系;确立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的统一;使我们与万物的关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十多位知名教授在《哲学的星空:问题导向与观念交融》一书中探讨了许多前沿的哲学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哲学等领域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和深入剖析。作者们既突出内容的前沿性,又为解析各个哲学前沿问题提供了生动而深刻的案例,还介绍了研究这些问题的视角
本教材着眼于当前高校学生传统文化和职业文化认知实际,针对高校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个人修养不足、与岗位需求匹配的职业素养不强的情况,实施“汲取传统文化、涵育职业素养”的特色育人路径。教材内容按照“文化表征”——“职业素养分析”——“职业素养延伸和实践”的顺序编排,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让职场案例故事带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