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通过强调朱子文化在两岸交流上不可替代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进一步加强重要领域学术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后得到国内重要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好评。本次论坛《论文集》即收录与会学者向论坛提交的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聚焦朱子理学思想、朱子文化的发展、传播及影响等内容,围绕朱子易学与理
本书为“天道与超越性:当代儒学前沿问题研究丛书”中的一种,丛书以当下活跃在学术前沿的中西哲学学者为主体作者队伍,概览中国当代哲学的前沿发展,呈现当代哲学及其在政治思想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本书在如实疏解现代新儒家的心性哲学及其内圣外王之道的基础上,通过对心性、理性、公共性三大界面的进一步界定,反思新儒家的各种心性论版本的
本书主要是从作者个人角度解读《论语》一书。如朱嘉所言,《论语》二十篇中以第一篇《学而》最为重要,只要熟读明了《学而》篇,则其余各篇亦容易知晓。《学而》篇共十六章,故本书在写作时共分为十七章,第一章总论孔子的好学精神,之后十六章则分别对应讲解《学而》篇的十六章。在讲解《学而》各章时,亦穿插引用其余十九篇中的内容。
心理学》编写依据教学大纲和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学习需要,强调教材编写尽量贯彻针对性强,有一定理论深度且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原则,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深系统理解心理学知识的基本体系。同时,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期间还要学习《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本教材编写没有涵盖儿童发展、学习心理、心理健康等内容,同时也舍弃了一些不太
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传统中国的基层以家族为治理单位,尤其强调每一个家的“细胞”作用。儒家所谓“修齐治平”,修身第-,齐家第二。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代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之基,可见重视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
本书由《庄子解故》一卷、《齐物论释》一卷、《齐物论释定本》一卷组成。《庄子解故》为以传统小学考据方法发正《庄子》疑义之作,摘录《庄子》字凡二百四十八条,或补前人之阙,或正前人之误,皆有所得,不为空谈。《齐物论释》据《齐物论》章句次第,分为七章,予以疏证。全纹旨在以唯识思想与《齐物论》篇互证,形成独具特色的齐物哲学,否定
此为《庄子集成》之一种,《南华真经》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内容广而不散杂,始终围绕哲学思想来阐述庄子的观点,文学、美学、艺术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全书据《南华真经》原书本旨解经,多用外篇、杂篇诠释内篇,各篇互相参证,会通全书而观之;援引道家摄生之说为解,《附录》
《南华通》对《庄子》内七篇进行注释,梳理其中所含的文章义法,揭示行文中的起承转合,提掇呼应。其中亦多用性理学说阐述庄文奥义,将庄子拽入理学范畴,是解《庄》著作中较为独特的一部。《庄子未定稿》凡四卷,内杂篇各一卷,外篇分上下两卷。书前有自序、弟子邱先德序及《澹泉先生传》。卷首署“曾孙日璧编”“受业祖孙松校”。作者对庄文字
论文集收录作者陈柏灵先生近四十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的文章,散见于各期刊、杂志和报纸中。该文集既有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始人有关认识论原理创立阐发的系统论述和研究,又有在不同历史时期,革命领袖和广大共产党人运用发挥认识论思想取得光辉业绩的论述和剖析,特别是对新历史时期,若干重大现实问题,从认识论的视角做全面而
本书从古蜀神话的概念与范畴、古蜀神话的文献保存、古蜀神话的口传保存、古蜀神话的主要类型、蜀地少数民族的神话、古蜀神话与考古、古蜀神话与文学、古蜀神话与民俗、古蜀神话与民族精神、古蜀神话的研究多个方面对古蜀神话进行深入解读和研究,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古蜀神话的专题研究成果,俱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并俱有相当的理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