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通俗普及的角度,对《道德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解读。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传道篇”,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从老子是谁,谁写了《道德经》、老子所说的“道”、老子所说的“自然”、老子所说的“无为”、老子的正反观、《道德经》和现代社会、老子的独特命题:治国理政、老子与其他哲学流派等,下编“解惑篇”则为对《道德经》疑
《论语义疏》二十卷,系清代学者马时芳所著,始作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成于道光三年(1823)。本书著重在通过《论语》阐发作者思想,认为事功本于学术,欲明学术,则《论语》为本,故疏《论语》二十篇,或直言其指趣,或曲畅旁通,不拘旧说,以学问为根柢,以践行为目的,以矫后世儒术疏阔之病,无汉宋门户之见,是一部较有特色的注
关于庄子思想批判的研究现有的研究并不充分,也不全面,且没有系统性。对郭象、朱熹这样的大家研究得比较充分,但对于他们对庄子的批判完全是附带论及,并非以庄子为主题,因此由于这种视角的不同导致对庄子本身关注不足。本书正是从这些冷门话题入手,将时代问题与经典相结合,对庄子思想作创新性的深入研究。
本书在本社已出版书的增订本,选择以殷商文明作为承前启后的中心,一方面从殷商文明的“终点”来观察某些具神秘象征意义的造型之形成,另一方面,从殷商文明的“出发点”,来观察其在两周时期的演化,以及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思想化、哲理化的过程。
本书稿包含唐伯元编次的《白沙先生文编》,以及《醉经楼集》。
本书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野兽”,并通过情绪"驯养”技术,扭转不良情绪给个人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情绪管理更好地驱动人生。该方案拥有惊人有效率,主要包括五大模块。一、动机激发。通过情绪生命线技术完成动机激发,使读者迅速地找到和本书的契合点,激发出渴望已久的管理情绪的目标,收获基本的成功管理情绪的信心。二、基本知识
本书广泛引用原始族群的材料,梳爬学界相关理论成果,破立结合,在批判与继承前辈学者观点的同时,以解决问题和解答疑惑为导向,对图腾崇拜、灵魂崇拜、龙崇拜、自然崇拜和神的起源等现象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认为各类原始崇拜都起源于对族群男性英雄祖先的一具再生尸骨的崇拜,在本质上都是对族群男性英雄再生祖先的崇拜。本书观点新颖,对
本丛书是在马一浮选辑编目的“儒林典要”丛书基础上扩充整理而成,选取宋至清代著名儒者的代表性著作,并请有学术潜力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撰写导读,以供儒学学习者爱好者选读。
"本书旨在以通俗的形式介绍隋唐三百年间的兴衰迭起。本书共分为十个章节,主要按照时间顺序,精选重要历史节点、历史人物;每章节末,还有“读书”单元,为读者介绍可拓展阅读的史书及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