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文献语言学方法对黑水城出土藏传佛教后弘期早期法本西夏文《解释道果语录金刚句记》卷一进行录文、释读和校勘,尝试整理该文本所涉词语的藏、夏对译关系,对探索译自藏文的西夏文“道果”法文献的研读方法进行了实践。进一步佐证了元明时期中原所传藏传佛教“道果”法早期法本与西夏的渊源关系,堪为研究西夏所传藏传佛教的总体面貌以及
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生命伦理学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但有时也涉及动物生命和植物生命以至生态,而伦理学是对人类行动的规范性研究,因此,生命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跨学科、跨文化的情境中,对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的伦理学方面(涉及
张欢欢,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本书的研究对象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基础之上的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理论,带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维度。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的批判,瓦解资本逻辑,消灭现代社会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实现人的
作者在尊重先贤时哲和原文含义的基础上,采取意译的方式,对一些语句重新断句,对一些标点符号进行新的标注;运用阐释学的原理和方法,把孟子放在中国文化史和孔孟思想史中进行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等视域进行多维研究,多角度挖掘孟子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多维价值。通过由果溯因,沿波讨源,为中国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内
本书阐述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思想如何捍卫和接续马克思对资本与现代形而上学共谋的深刻历史洞察,以清醒的理性自觉切中社会现实,追踪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以更为综合的视角直面现代文明在资本维度展开注定无法逃离的“悖论性贫困”,探索现代文明通往希望和未来的另一条道路。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思想始终坚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批判的、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空间伦理的基本范畴、主要内容和时代价值。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空间伦理研究立足于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实践,以空间存在和空间伦理的辩证关系为依据,考察空间伦理的具体形态和实践路径,主要分析了空间伦理中作为微观起点的身体伦理,作为中观核心的城市伦理以及作为宏观未来的全球伦
本书以朱熹心性论为主,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朱熹的心论、性论、心性关系论、心性修养论系统地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大胆地引入现代心灵哲学的一些观念,借鉴现代心理学中意识与潜意识的理论,对心性论中的基本概念诸如魂魄、寤寐、心知、心觉、内省居敬涵养等进行了新的解读与诠释,认为朱熹的心性论就是对人的精神、精神活动、精神现象与精
《外国哲学》是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专业学术出版物,每年出版两辑。《外国哲学》坚持以学术为本的原则,倡导对哲学问题的原创性研究,以及对各种哲学观点、思潮、著作、论文的批评性评论。
本书以雅克·朗西埃(JacquesRancière)的政治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对朗西埃的艺术体制观、电影批评、文学思想做了梳理。作者回溯了朗西埃学术性情的发生背景,分析了朗西埃写作所根植的思想语境,梳理了其思想运动的轨迹,并从理论空间的维度对朗西埃的思想进行了内在的关联分析,指出其思想的内核
本书作者围绕如何保证学报质量和特色这个主题,从编辑学、逻辑学和文学角度收录实用编辑学、形式逻辑学理论方面的文章,如《加大学报编辑工作的逻辑含量》《词项在编辑工作的应用》《标注关键词的逻辑要求》《命题三论》《论关系命题的逻辑性质》《推理不是传统逻辑的主体》《论传统逻辑中的关系推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