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师与学生的优秀论文集,创作者较多,这也就造就了该书内容的丰富以及独特的视角,书中关于如何教好哲学、哲学应当如何发展以及学生关于哲学的学习与思考等方面都有深入细致的论述,教师与学生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教师教学中以及学生在学习哲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
本书以“哲学与中国”为问题导向和学术定向,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集体承担的一项学校“教学与智库建设创新工程”任务,反映了哲学教研部同仁以及学界有关专家2021年的相关哲学研究成果以及更为开阔的人文思想类研究成果。全书主要分为“理论与中国”“问题与中国”“学科与中国”“学术与中国”“话语与中国”五部分,致力
本书主要收录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夫人和孩子们的一百多封书信,每一封信都饱含着对妻儿的真切关怀。梁启超在写给子女的信中,没有居高临下的威严、不苟言笑的古板,或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以平和的笔调、开明的思想、像朋友一样的方式,将毫不掩饰的慈父之爱表达出来,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在不经意之间表露出立身处世的原则
本书邀请中国城市规划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崔功豪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潘知常教授、江苏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叶南客研究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琦教授、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教授等数十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美学艺术、
本书以“致瓦格纳”为序言,下分为25节。作为一部美学经典,尼采在书中解开悲剧美学之谜,即希腊悲剧是由于日神阿波罗精神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的对抗与调和而产生的,并以酒神精神为主导;主张在悲剧的痛苦中感受到一种更高的、征服的欢乐,看到生命乃永恒的美。作为尼采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著作,本书既是尼采哲学的诞生地,也是理解尼采全部美
本书从禅宗众多语录中选取最经典、最精彩、最有启迪意义的语录和案例,并作分类。每一语录,有注释,有鉴赏。全书约100万字,并有相关附录。麻天祥,武汉大学哲学教授。专治学术思想史、佛学。禅宗语录,言简意赅,极富意蕴,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其本身也是可供鉴赏的文学作品。本书从禅宗众多语录中选取最经典、最精彩、最有启迪意义的语录
本书为研究汉代民间信仰的集成之作,作者通过文献,结合大量的新出土的简牍资料,对汉代的民间信仰做了系统性的梳理与研究。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信仰、疾病与医疗信仰以及其他信仰。而医疗信仰的考察为本书的重点,作者剥丝抽茧,非常敏锐地发现,在官方文献极力淡化巫鬼的叙述中,在民间,尤其是底层民众的信仰世界中,巫鬼直接
本书内容主要以传统的法国逻辑体系为基础,融入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正确定位逻辑学的对象和作用,从科学方法论出发,厘清了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关系,也厘清了逻辑学与其他交叉学科等关系。本书1934年作为安徽大学教科书使用,1960年、1962年作为原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教科书使用,为中国哲学和逻
本书从“泰州学案”的重新厘定着手,暂时搁置了那些没有明确师承关系的所谓泰州学人,集中探讨了王艮、王襞、王栋、颜均、何心隐、罗汝芳的思想学说。通过对其思想及行为的分析以略窥“泰州学派”的思想全貌。本书分析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