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讲述逻辑学的软科普小书。16岁的陆媛媛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她与二师兄陈谋、大师姐李呦呦三人在播客节目“逍遥学派的散步时间”中展开了7次对话。这个节目的目标是让普通听众学到一些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拥有更强的推理能力和论辩能力。就这样过了大约两个月,在师姐和师兄的帮助下,陆媛媛的思辨水平在同龄人中已属翘楚——两
"《高格调的幸福:莫罗阿论人生五大问题》这本书探讨了人的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以及政治和经济等。作者凭借身为小说家的敏锐、传记家深刻的观察和历史学家的渊博,引经据典,对这些问题讨论得深入浅出,分析得鞭辟入里,既显示了智识,又不乏丰美的文采,为读者呈现了如何过一种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对人
知识的历史是什么?这本引人入胜的小书揭示了知识史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与科学史、思想史、知识社会学和文化史的区别。著名文化史家彼得·伯克首先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印度、东亚、欧洲、美洲和伊斯兰世界)广泛撷取范例,讨论该领域学者最关注的核心概念,继而梳理了"信息"转变为"知识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会觉得自己与他人格格不入? 觉得领导下达的任务不合理,应该调整一下会更好;喜欢做颠覆朝纲的事,让别人目瞪口呆;说话总是一针见血,不留余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话题终结者;无端猜疑恋人的忠诚,如果对方没有及时回短信或者出差多日,就一定是另有新欢了…… 其实,这是偏执型人格(
自我管理能力弱,并不是因为你的意志特别薄弱,也不是因为你的忍耐力不够。而能够凭借一腔干劲和意志、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行动的人,真的不多。人类其实是一种惯于按照周遭的环境和状况,以最小力量赢得最轻松生存状态的生物。本书告诉大家的是如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展开行动,而不是去寻找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干劲来让自己充满斗志。本书介绍的自
本书从多个角度,对《道德经》进行了现代性的解读。其内容不仅局限于《道德经》本身,而是从历史、文化、未来、传承等多维度,对《道德经》进行全新的阐释。本书分上下两部分。上篇的万字导言介绍了老子本人、生平经历、个人成就、《道德经》的诞生与流传情况,《道德经》的文本误读、《道德经》的深远影响与当代意义等。下篇中,作者对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省内最早提倡并开展“浙学”研究的学术机构,改革开放40年来,一直坚持“立足浙江、研究浙学、传承学统、创新浙学”的研究宗旨与发展方向。为全面系统地梳理目前海内外学界关于浙学的最新研究动态,浙学研究中心即把“浙学研究年度报告”的编撰作为科研中心任务之一,以便于专业研究者与普通读者及时、全面、准确
本书是法国当代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和芝加哥大学教授戴维森以及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卡尔利埃的对话录。阿多是一个优秀的哲学家,也是一个能够把奥勒留、普罗提诺、斯多葛派说清楚的传递者。他以渊博的学识指出,在古代,哲学并不是体系的建构,而是对生活的选择,是旨在建立一种智慧效果的亲身体验,简言之,是走
本书是清代名臣张英与其子张廷玉撰写的家训。张英以宦官仕途、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结合古圣时贤的言行事例,教导子孙如何持家、治国、读书、立身、做人、交友。他用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些微小事,解读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张廷玉深受张英影响,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了《澄怀园语》,内容丰富,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教育,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而备受推崇,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本书由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陈明教授主编,从源头系统梳理中华家训,上自《尚书》,下至傅雷,将经典的、有全面和持续影响的、各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家训完整地编成一书,包括《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朱子家训》《梁启超家书》等一系列中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