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思想史角度切入,以科学主义思想对唯物史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为主线,在介绍五四运动前后科学思潮传播概况的基础上,分别分析科学主义中的唯物主义、进化主义和实用主义对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接受、初步阐释唯物史观的理论中介与桥梁作用,以及中国先进分子将科学主义与唯物史观结合后的初步实践,指出中国先进分子将科学主义与唯物史
本书是明朝思想家李贽(号卓吾居士)的传记。以李贽的生平为主线,穿插其主要经历、著作和思想,辅以儒、释、道三个学派基本概念的阐释,为读者展现这位哲人一生的生活阅历和精神世界。本书是《孤往山人评注西游记》的姊妹篇,通过严谨细致的考证,按时间顺序将李贽的著述与《西游记》相关章节对应,再现李贽创作《西游记》的过程,为研究《西游
《周易与应用》(新一版)是2014年《周易与应用》的新修版,是一部对《周易》思想及其应用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的学习型读物。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篇,对于《周易》的诞生、《周易》体例结构和易学史概论进行详细的介绍,将周易思想与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给读者;第二部分是方法篇,介绍阐释了历史上的各种易图,将应用易学所需方法
本书是关于东王公图像与信仰的综合研究,以学界较少关注的东王公图像为研究对象,全面细致梳理考古和文献材料,尝试阐明东王公图像及其信仰的基本面貌,并结合西王母图像,对东王公、西王母图像的出现及二者结合发展等相关问题加以考察。本书以东王公图像的源起与发展为脉络,将其分为初现和成熟两个阶段,着重对东王公的产生、发展、分布地域、
萨利西季维奇在本书中对黑格尔对康德理论哲学的批判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她论证了,黑格尔对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所辩护的认知概念进行了令人信服的批判,并且提供了另一种认知概念。这本书考察了康德所认定的我们认知模式的关键特点,也审视了黑格尔指控康德的理论哲学是怀疑主义和二元论的诸项理由。萨利西季维奇以一种同情式的视角认为黑格尔的主
《四书蒙引》,明蔡清撰。《四书蒙引》本为科举而作,近似于讲章,体例和内容以阐释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为主,但既有继承,又有阐发,既继承了明代前期述朱的学风,又在如理气关系、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等问题上有与朱子相异之处,反映了由明代前期述不离朱向明代中期的心学思潮的转变趋势,为明清学人推重,学术影响很大。《四书蒙引》现传最早
《易汉学》,清人惠栋撰。惠栋(一六九七一七五八),字定宇,号松崖,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以倡导汉学而被誉为一代宗师。《易汉学》是惠栋崇尚汉学的代表性作品,《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八卷,而惠栋《易汉学自序》云七卷,江藩《汉学师承记》亦云七卷。盖后人将惠氏辩证《河图》、《洛书》等内容附于书后,是为八卷。《易汉学》受到当时
作为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生物学最刺激、最费神的主要著作之一,《基因、心灵与文化》引入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的概念。拉姆斯登与威尔逊由此令人信服地提出,人性既不是任意的,也不是注定的。他们确认了激发基因向上转译到文化的机制,并评估了心灵在涌现的文化模式中遗传进化的特性。拉姆斯登与威尔逊探索了发展心理学与认知科学丰富而复杂
在人生这条漫漫长路上,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荆棘与山丘。这些恼人的山丘,可能出现在学习里,可能出现在工作中,也有可能出现在生活里,它们就是人生路上如恒河沙数的困境。如何战胜困境,让人生之路按照自己的预设走向去延伸?很多人觉得自己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因为大道理大而空,是居高临下的说教,是不接地气的指导,无
复利思考是一种思维模式,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在一件事情上长期积累和持续投入,使收益以指数的方式增长。在时间的酝酿下,简单的重复将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本书从商业和生活中的很多案例切入,讲述了复利思考如何应用于生活、工作和管理。财富投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健康管理等,都是可以实现复利的领域,关键在于坚持重复。相信在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