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每个单元从《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的模块分解出来的若干主题,根据每个主题的素养目标和学业要求,构建单元情境、设计单元项目,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内容、目标和主要活动内容。
本书分为走进我的数字生活——家庭数字设备;体验在线课余生活——数字娱乐;准备家庭旅游攻略——数字出行;在线购买科普读物——在线经济共四个单元。
本书遴选学生熟悉、身边常见和未来发展相关的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一个单元,再根据主题设计项目,每个项目一个课时,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体系结构。全书共分四个单元,内容包括:我的一天有算法——认识算法、孝敬老人我出力——描述算法、评选班级速算王——算法的控制结构、巧助校园运动会——算法执行。
"本书是为中学化学教师打造的一本参考书,可作为一线教师备课的参考资料,也可供化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共分为三章。第1章介绍了中学化学生态·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对本项目的研究背景、已有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化学学科的“生态·智慧”模型及其含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本模型的指导下,化学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
《适彼周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想与行动》聚焦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书中从概念生成入手,梳理其在中国语境的渊源,对比与其他教育理念的差异,明确其定位。深入阐述发展历程,涵盖从思想萌芽到借鉴探索再到形成本土特色的过程,展现其复杂多样。着重分析当下挑战,像课程理论困境、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高校“水课”现象、教育理念冲突等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概述、就业环境与就业指导、就业制度与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准备、就业策略与就业途径、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职业道德培养、就业心理指导。 本书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为主线,以“科学性、逻辑性、可读性、实用性”为原则,努力解决大学生在求职就业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初创(“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末);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蓬勃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加拿大社区学院的危机凸显与改革应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等。
"本书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年鉴编纂委员会组织编写,是关于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的大事、要事的记录,全面记录了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的教育、教学、行政、建设、科研等各方面的发展和成绩,具有史料价值。本年鉴力求集知识性和资料性于一体,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2016年全年北京理工大学事业发展及重大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领导和上级机关
本书的文章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84年创刊至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刊载了近千篇关于导师指导、培养研究生的相关文章,作者从中精选了部分研究生导师关于治学、做人、科研创新方面的70余篇文章汇编成书。文章的作者既有韩启德、徐匡迪、吴孟超、朱清时、严纯华、杨卫等享有盛誉的知名专家,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书中的文章
本书分“综合研究”“教学实践”“技术赋能”三大板块,共25篇论文,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名师在教学一线,结合学术研究进行的教育思考。其内容如《教学学术视域下高等音乐教育范式重建》《影视编导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与过程》等,是对各自学科领域教学的整体改进思索;《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中的运用》《多模态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