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是两年一度的国际性会议,其宗旨是促进全球图书馆和情报专业人员之间的专业和学术交流。论坛组委会每年都向国内外广大的图书馆理论工作者、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管理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公开征稿,并组织专家评审,选取优秀论文集结出版论文集。
新兴计算机媒介从九十年代初介入中国艺术设计领域,至今已经历近三十年发展。《媒体传达新时态》记录了三十年间三十位数字媒介相关领域前沿工作者对行业发展的探讨,他们包括有新媒介艺术家、大学教师、动态影像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游戏公司创始人及互联网创业者等,探讨不同领域中数字技术和设计专业的结合及其未来发展,一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理解娱乐:美学、意义与理论;娱乐心理:时间、机制与伦理;作为效果的娱乐:认知、行为与观念,对娱乐传播的经典文献进行了分类收录,涉及该领域的诸多议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师生及对文化传播感兴趣的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时间战场》取自于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新媒体创业与创新》。该课程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何海明教授于2017年发起,由广告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公共关系学系共同开设。每年邀请来自互联网与新媒体前沿领域的近20位创业精英和互联网高管,围绕课程设计的内容创业、媒体创新、营销创新、创业思维与实战等内容模块进行授课。课程
传媒变革,人才为王。传媒人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结构?《中国传媒人才能力需求研究报告(2018)》采集11140条近200万汉字字符的媒体岗位招聘广告文本,构建能力结构模型,采用词频分析和文献研究结合的方法,对传媒和非媒体行业等12个细分领域人才能力需求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属于传媒人才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对传媒教育工作者,业
《播音主持艺考培训教程(第2版)》根据播音主持专业艺术考试的考查范围和考试方法,详细讲解了备考时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和训练方法,包括语音与发声训练、稿件播读训练、即兴评述训练、模拟主持训练、才艺展示、形象设计与形体要求。在考试难点即兴评述和模拟主持上着墨较多,以便考生为应对难点做更充分的准备。
《头条背后的故事(精选版)/人民日报传媒书系》以作者刘杰亲自参与的《人民日报》40条新闻头条写作为引线,论述了新闻采写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讲述了新闻头条背后的故事,分析了这些新闻成为头条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融新闻理论于具体的案例,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扎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为广大新闻专业、社会学专业的学生
《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18版)/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首次从传播生态学视角聚焦全球传播格局和世界传媒发展,在复杂的全球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息共生关系,为传播研究和媒介管理提供某种联动、系统化、战略化的思路。报告凝结传媒业界、传播学界和相关官方管理机构的智慧,从政策—理念、互动—效果、个案—市
《传播力》一书延续了卡斯特的宏大叙事线索,记述了传播过程对于树立与维护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重要性。卡斯特认为,在网络社会这种新型社会形态中,传播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时空。在传播这个链条上,政治、市场以及公民社会力量正在进行跨越时空的大博弈,需要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方能看清他们博弈的过程。虽然卡斯特这种处理问题
《我的新闻我来做》主要内容包括:大话新闻,新闻初体验,电视新闻面面观,我的新闻稿1,我的新闻稿2,拍摄进行时1,拍摄进行时2,闪耀登场,新闻也要高大上,姗姗来迟的运动会报道,蓦然回首,重整起航,新闻报道连连看,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