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观音菩萨之名号、观音菩萨信仰之起源、观音菩萨之主要经典文本、观音善萨之法门、观音菩萨之思想、观音菩萨之形象、观音菩萨之组合体系、观音菩萨之感应事迹、密宗七观音之抉微、三十三体观世音、观音披萨之应化道场等。
《戒幢佛学》是戒幢佛学研究所学报,本册为第五卷,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研究所佛学研究辨学水平,提供师生学术实践和教界、学界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为促进我国汉传佛教义理与修证实践研究与交流,挖掘整理汉传佛教文献、思想、礼仪、制度、文化等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不断努力。本学报力求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努力拓展学术水平,不断发挥其作
本书是作者圣辉法师近年来在佛教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他在一些研讨会等上的讲话稿选辑。本书分为四个模块,包括:祖师风范篇,和平发展篇,去伪匡正篇,继往开来篇,共计收录文章30余篇,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佛教在新时代所肩负的继承祖师遗德,学修并进,发扬和平交流的传统,坚决发对邪教,弘扬正法,加强道风建设,大力发展佛教慈善和教育事业
(在2021年2-3月备案目录中)《拈花一笑——本性法师禅语集》,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福州开元寺方丈的本性法师法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佛教文化。本书即是从本性法师十余年间出版的诸多禅思录、行脚记、论文集等作品中,摘录的富有禅趣禅意的金句1000多则,并据
本书上限不限,下限至2017年12月底,记述丽江市境内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和其他宗教的传入发展历程,内容包括:原始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宗教事务管理等。
本书分为四部分,收录了《女娲即瓜及其他》《神话研究的语言学视界》《神话王国的探寻者——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李子贤教授讣告》等内容。
本书是作者2006-2018年为云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研究生讲授《神话学》的讲稿,包括《民国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概述》《西南彝语支民族原始文化习俗述论》等。
该书稿分为四辑。辑一为萨满教的最新发现展示。该辑由《猎获要分享》《蒙古创世神话》《论萨满图像》《论吉雅其神塑像》《腾格里之子》《什喇·曼吉来》等内容组成。辑二是有关生育崇拜的六篇调查报告。《嘎布尔额赫因·奥麦》等四篇作品是扎鲁特、科尔沁和新疆地区关于奥麦田野调查报告。在《布里亚特萨满教徒达西及其铜雕》和《鄂伦春人生活、
本书稿从吐蕃政权第二代赞普穆赤时期的苯教寺庙到民主改革前夕先后修建的300余座佛苯寺宇,其中前五章根据不同教派分类,对现有寺院的创建、发展和衰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中肯的论述。后两章分别讲述了今南木林的250多处苯教和佛教寺院遗址,对这些遗址的相关历史和地理位置进行了较为全面而准确的叙述。第一章介绍了南木林县境内的3座现有
本书通过田野考察全面分析了日本农耕起源神话传承与周边国家(如中国、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同类神话传承,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尝试梳理出日本稻作神话的谱系。其所进行的研究有利于文化交流,对学问的发展也具有建设性意义。同时其研究范式对于国内的相关学科研究如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等,都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