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探讨了始于18世纪末期的机器语言--电报编码--的发展历程。全书不仅追踪了电报编码在欧洲大陆、英国和美国的不同演化路径,还分析了它在新闻传播和信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这项在工业革命期间被忽视的软技术如何作为传播媒介,影响了19世纪新闻业的转型。
本书作家们写下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作家本身也充满着故事感。新京报书评周刊着意挖掘写童书的人的故事,每一篇就是一个世界影响力的作者,他们的人生的经历,用作品标识他们的人生的故事。读起来妙趣横生,同时也对家长和孩子起到了指导分享的作用。
"本书结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特色,介绍了空天电子信息学科的课程体系和特色研究方向。本书梳理了“路”“场”“网”“智”四个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群,并将月球和火星探测、飞机电磁兼容、航空数据链、机载雷达图像处理等空天电子信息交叉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覆盖了空天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前沿领域。全节分6章,第1章介绍了电子信
全书通过118个实用技巧讲解+118集教学视频演示+160多个素材回复文件+144页PPT教学课件,通过“提问生成+修改润色+热门模板+应用案例”4大专项内容,帮助小白快速成为AI文案高手!本书具体内容包括16种AI提问技巧、13种指令优化技巧、11种高效提问技巧、9种文案修改技巧、7种文案润色方法、11类营销文案指令
《数字素养基础》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指引,以目前数字技术发展的现状为基础,详细介绍数字时代大学生必备的数字技能与素养,确保大学生安全、有效和负责任地使用数字技术。本书共有五章,第一章介绍数字素养和数字包容基本内涵,强调在数字时代大学生应具备数字生活能力、学习能
数字游民(DigitalNomad)是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实现远程工作并借此获得自由探索世界机会的群体。他们代表着一种新兴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西方学者围绕数字游民的个体流动、地理套利、工作与休闲平衡,以及线上与线下社区营建这四个密切相关的核心议题展开了大量既有理论深度又充满社会关切的研究。本书将这些研究成果翻译成中文集结成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介的迅速发展,当代文化研究的聚焦点从大众文化转向了媒介文化,继而又由以电视、电影为代表的媒介文化转向了以互联网新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化,目前学术界对新媒介文化理论、现象和实践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为了使人们对新媒介文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有一个整体性了解,主编汇集新媒介文化研究
一线博物馆人倾心打造的一部世界博物馆进化史,全面呈现了1821世纪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完整还原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全书以时间为轴,真实记录了博物馆从文艺复兴时期乌托邦式的知识神殿、战争期间的精神庇护所,到纯粹的白立方艺术空间,再到今天城市复兴中的地标名片这一过程中的蜕变,展现了博物馆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的角色,探讨了博物馆形
《档案管理实务》(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按照对新形态教材的相关规定,结合国家最新档案管理规范与标准以及实际一线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和平台,将档案管理工作内容整合设计为认识档案与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收集工作、档案整理立卷、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工作、档案检索与编研、档案统计与利用、实物档案、专门档案管理、档案数字化与数
本书从图书馆基础知识出发,剖析阅读推广的内涵、条件与要求。通过分析阅读推广媒介和工作机制,论述图书馆多样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如讲坛、读书会和图书漂流等。同时,本书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模式,如家庭、数字和智慧阅读推广模式进行探索,并对“城市书房”这一新型阅读推广模式进行解读。书中进一步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发展及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