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作者从2016年至今的诗作300篇和一些杂文随感。内容主要为创业感悟、人生的思考、商旅感怀及日常生活随感。大部分为旧体诗,部分为新体诗。内容积极向上,体现科技创业者的拼博与不易。作品为日常片断时间积累的点滴感悟,即兴所得。基本按时间轴及主题分类。
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到,被重构与再造的空间将会逐步逾越简单的地方属性,呈现出新的可能,如是代表着一种现代性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文学的价值塑造和未来想象变得异常重要,有助于真正突破狭小的地域界限,形成敞开式的文化形态。新南方写作恰恰是重新融通并提供多元化的镜像,为“南方”复魅与赋型:边地充沛的野性及诡谲
《收获》是原创文坛举足轻重的杂志。其长篇小说专号出版多年来,发表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引发读者关注。包括《繁花》《应物兄》等备受赞誉的中国当代重要长篇小说,最初都是在《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中展露风采。《收获长篇小说(夏卷)》延续小说专号集结新人新作的传统,将本年度最令人瞩目的原创作品纳入囊中,展现文坛风貌,以飨大众读者。这一
本期合订本将2024年1月下以及2024年2月(上、下)这三期杂志中的优秀故事汇编成册。本期合订本一如既往,栏目众多、风格迥异,给读者以丰富的阅读体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笑话"栏目推陈出新、紧跟时代、笑点密集,风趣又不庸俗;"新传说"栏目是当代国人生活的万花筒,照见了人生百态,苦辣酸甜;"传闻轶事"既有古代传说又有近
《齐风淄火》这部报告文学聚焦齐文化这座富矿,以为城市立传、为人民书写为主旨,追寻齐国故都、稷下学宫、淄博陶瓷、蒲松龄故居、焦裕禄纪念馆、周村古商城、淄博烧烤、马踏湖、海岱楼钟书阁等文化地标,探究齐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精神气质,聆听历史脚步和新时代的声音。作品视角独特、贯通古今;情景交融、耐人寻味,是打造历史名城淄博文化名片
卫嘉玉十岁入山,拜入九宗;十七岁成文渊首席,冠绝全宗;二十五岁被寄予厚望,定为下任掌门;二十七岁下山,遇见闻玉。 闻玉十岁,打遍沂山孩童无敌手;十五岁,上山下水占山为王;二十岁回家,文弱秀雅的男人站在跟前,垂眼将她上下打量一遍,忽然说道:我是你兄长。 闻玉手上袖刀一转,冷笑一声:我是你爹。
本书在对现代新诗诞生以来的相关资料以及诗人们的创作文本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以胡适、刘半农、沈伊默等人为肇始的现代新诗,自20世纪初期萌芽、创立以来,就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现代新诗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去抒情化、重叙事性的要求。换句话说,现代新诗在抒情与叙事这两大要素之间,其天平是
故事讲述了一个20世纪30年代生长在胶东地区的农村学生娃王甫坤,身怀绝技,进入职业生涯后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加入抗战的洪流。从农民起义的组织者到歼敌战斗的前线指挥员,从党在胶东根据地创办的银行支行行长到地区工商局局长,再到解放军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先后在多条战线同日伪武装、特务组织、反动势力进行着殊
本书是一部文集,精选了刘湛秋数十篇散文及诗歌作品,其中《雨的四季》等作品入选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抒情诗之王”,刘湛秋的作品清新空灵、自然亲切,他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温柔而深邃,以独特的唯美风格,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情感与诗意的世界。文集中的作品有对都市、自然、旅行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感悟,每一篇作品中,刘湛秋都以其
本书按题材共分为四辑,前三辑为诗作,后一辑为词作。第一辑“布袋行吟”收录79首游山览胜之作,第二辑“旧雨亲情”收录93首亲友题赠之作,第三辑“书香供养”收录69首书话序跋之作,第四辑“千江有月”则收录83首山水类词作,合计3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