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重要实践。这批历史文献是中华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史的实物见证,其中积淀着西南各族人民最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于恢复和增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优秀文化继承发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是一宗亟待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珍贵文化遗产。
本书照片记录了大转型时代基诺族社会和文化状况,包括基诺山区的自然状况,基诺族的居住环境、生产劳动、手工技艺、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音乐舞蹈、服饰习俗、日常生活状况等,内容十分丰富。为我们了解大转型时代的边疆少数民族社会提供了直观的史料,也是中国西南当代社会史研究中一部有分量的新著,为抢救出版少数民族影像文献工作
本书由八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言,主要介绍塘石村的地理、历史、经济、人文;第二部分村图,呈现塘石村的古今村貌;第三部分古村建筑,记录村中的祠堂、庙宇、古建筑及其中的楹联、匾额;第四部分历史人物,介绍该村历史上的一些较有影响的人物,如进士、将军、县长、博士、革命英烈以及推动宗族发展之人物;第五部分为文化民俗,主要介绍该村
本书是湖州市南浔区地方文化整理的最新成果。南浔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湖丝之源、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园林之镇、院士乡里”的美誉。区域内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名人大家辈出,形成了独具水乡特色的农耕文化、丝绸文化、渔桑文化、湖笔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儒商文化、藏书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韵动中外,影响
本书是反映浙江历史的一项基础工程,以大事条目的形式,记述了浙江近现代和当代发生的大事、要事,用文字和图片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浙江人民从近代到当代,跨越三个世纪的岁月,展示了浙江儿女谋求自由、追求幸福的奋斗历程。本书广泛采录档案、图书、报刊、方志等材料,以时间为经、史实为纬,按每日时间顺序编排,再按月、年时序排列,简述
黄笃初是民国时期出生于湖州市双林镇的士绅,早年在杭州、嘉兴、苏州、无锡一带从事丝绸经营活动,业余爱好摄影。1927-1937年,黄笃初拍摄了大量江南地区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照片,一共有五百多张。这些照片如今由家属捐献给湖州市博物馆。本书重点选录了黄笃初所摄老照片300多张,涉及湖州、嘉兴、杭州、苏州、
书稿作为《浙江通志》中的一卷,客观、系统地记述了自“上山文化”至2010年纵向跨越约1万年的浙江农业发展历程。书稿中详细记述了浙江大地上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兽医、种植制度、农业区划与规划、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农场、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农业合作与交流、农业科研与教育、农业管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以刊登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历史、语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宗旨,发表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等,以期推动国内学界在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方面的进步。本书稿为第16辑,共收录14篇文章。包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