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庆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及图书资源,分为文献资料、报刊资料、附录三部分。系统反映了民主革命时期庆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统一战线工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书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代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它本身的特点,发掘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
本书系统地记载了清乾隆四十七年前福建省建宁县在政治、经济、文化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全书共二十八卷,卷一至卷六描写了建宁县的自然风貌;卷七至卷十三聚焦于建宁县人文环境的演变;卷十四至卷十九叙述了建宁县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卷二十至卷二十八侧重于体现建宁县的文化底蕴。点校本大体上保持与原刊本一样的结构,但个别卷如卷之十
本书分为气象、沿革、川流、户口、风俗、教育、交通、商业、建置、名胜、寺观、义举、兵事、艺文、轶闻等15志,上册10志、下册5志,书后附有外国人居留地表和跋一篇,记述了汉口自开埠至民国四年(1915年)之间各方面的情况。《武昌要览》为民国时期武昌的唯一一部专志,文士员编,采用了现代田野考察的科学方法,对1925年前武昌县
本书收入350多幅武汉老照片,时间跨度从1861年汉口开埠至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年代。在收集、挖掘、整理的基础上依据人物、景物、事件的不同分设五个类别,各类别文章按时间顺序排列,以方便读者对历史概貌做横向比较、勾连,纵向逻辑关联的了解。本书以照片为主,文字为辅,由20位多年从事武汉城市史研究的作者合作完成。本书坚持史
本书作者为上海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志编纂委员会,委员会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党政办公室及地方志编纂组等16名成员组成。本书从街道各项工作事务切入,主要记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2010年间,周家桥街道境域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民生、科技、基建等方面的发展变迁。同时,作为发展回溯,内容还涉及1949年建国前
该书是中共广东省新丰县黄磜镇委员会、广东省新丰县黄磜镇人民政府编纂的一本具有本土特色的革命体裁红色历史文化读物,由十个篇章组成,分别为《历史概述》《组织建设》《战斗故事》《党史人物》《历史事件》《武装序列》《革命遗址》《老区名录》《烈士名录》《史书摘要》。警钟长鸣,不忘历史。本书的出版有助于让黄磜镇老百姓深入了解本地历
《许岙村志》是一本总结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许岙村的发展和大事记录的图书。由序、凡例、概述、大事记、正文16章和后记组成,客观记叙许岙自聚落形成以来的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发展面貌,重点记叙1949年以后的许岙经济、社会、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体现许岙人耕读传家、奋斗不息的精神品质。内容翔
书稿是一部红色文化调查资料集,主要记录了安吉县博物馆的研究员在安吉县调查走访的全过程。书稿分调查纪实和故事选粹两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组织成立初期,地下党开展革命活动的情况;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安吉境内的活动;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安吉境内的战斗。通过对历年来走访所掌握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
《靳文襄公奏疏校注》,系整理者以雍正初年靳治豫刻本《靳文襄公奏疏》为底本,进行校勘标点,并对其中关涉的人物、职官、河工、地名、制度等内容进行注解整理而成。奏疏作者为清代治河名臣靳辅,康熙年间长期担任河道总督,主持黄河、淮河与运河的治理,其创制的治河、导淮、保运的治河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清初以来的河患问题,也成为此后治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