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主编,中国文物报社《全国博物馆重要展览解析与汇编》编委会承担编辑工作。共收录2018年度有影响的临时陈列展览110个,涵盖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陈列展览主题分为历史、艺术、人物纪念、自然科技等四个部分。文字内容由展览时间地点、内容设计、形式设计、宣传推广、教育活动、社会
《出版业知识服务转型之路(二):追踪新技术,探索新应用》从技术层面详细阐述了国家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全过程。《出版业知识服务转型之路(二):追踪新技术,探索新应用》从市场层面分析了出版业知识服务平台的应用情况。《出版业知识服务转型之路(二):追踪新技术,探索新应用》从产业层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提升我国出版业知识服务水平。
本书是“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思考与讨论”系列网上讲座交流活动的实录,讲座涉及疫情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长远影响、文化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文化馆服务数字化智慧化与社会化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以及各级文化馆服务的创新实践等主题。编辑出版本书的目的,一是为值得铭记的2020伊始疫情防控期间业界对
本书全面梳理了数字图书馆推广的理论基础和当前研究进展,系统解析了数字图书馆推广的功能、特点、原则、要素和运行机制,同时结合国内外数字图书馆推广实践,从品牌推广、产品推广、内部推广等方面提出数字图书馆推广策略,并借鉴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创新性提出了一整套数字图书馆推广活动的实施框架。在此基础上,本书选取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视听融媒体概论》聚焦于数字时代的视听传播,抓住了数字文明的核心领域,材料新、案例新,是一部及时且具有前沿性的著作。它对视听传播和传媒发展的新动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探讨了许多热点问题,如新传播技术的演变,机器人写作,媒体融合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影响,各国的媒体融合实践,等等。《视听融媒体概论》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实践意义。
该书是作者艺术与科技的教学和国内外前沿艺术实践与学术研究的总结。全书分两部分:上部分探讨非固体媒介如水、光、声和气作为媒介的特征及进行艺术实践的基本方法和重要艺术作品;下部分探讨非物质媒介如留白、在场、虚空等艺术呈现方式。针对当代艺术中的这两大类媒介的拓展,该书提出了以东方哲学为基础、结合现代文化思潮的解释模型。环境中
刘向(前79年~前8年)作为西汉后期著名的学问家,在经学、史学、文学、文献学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领校皇家藏书二十余年,整理出万余卷先秦至西汉的典籍,创立了较为合理的典籍校雠流程,世称“刘氏程式”,建立了古文献学的诸多分支学科的基础框架,开启了后世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对于刘向在学术上所做出的贡献,
古代家庭料理食谱。"中馈"指妇女在家里主管的饮食之事,"中馈录"指记录女子烹饪家常菜经验的书籍。以"中馈录"命名的中国古代食谱有浦江吴氏《中馈录》和曾懿《中馈录》两种,本书是两本古代食谱的点校、翻译、插图本。浦江吴氏《中馈录》分为脯鲊、制蔬、甜食三个部分,共七十多种菜点制作方法,主要是浙江民间家常菜,有些至今还在江南地
文化·国学。孝是仁的根源,又是仁的实践,所以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本书聚焦“‘孝’与中华传统”这一主题,先是对“孝”进行学理上的追根溯源,随后对“二十四孝”故事进行具体阐释与辨析,透过故事中的小情小景与小孝行,揭示出其背后的大仁大义与大道德。中国的孝道教育沿着由至亲到远人,由个人到国家的发展进程,不断扩充,最
本书是志村福美的第一本随笔集,也是最著名的一本。曾获得大佛次郎大赏,在日本长销近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