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黼平(1770-1832),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告假南归,曾主讲广州粤华书院、东莞宝安书院。平生志行诚朴,治学严谨、著作甚丰。所著《毛诗䌷义》24卷,是其主讲学海堂时为诸生讲习《诗经》的讲义。主要内容是辨析《毛诗》汲古阁刻本中《正义》引用毛传、郑笺以及《经典释文》时大量存在的混淆脱误,目的是明
陈启源,字长发,江苏吴江人。康熙时诸生,平生只酷爱读书。晚年研精经学,尤深于《诗》,著《毛诗稽古编》三十卷,又有《尚书辨略》二卷、《读书偶笔》二卷、《存耕堂稿》四卷传于世。。《毛诗稽古编》属稿于康熙十三年(1674),完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主张参伍众说寻流溯源,推求古经本旨以挽其弊,多引唐及唐前文献,字书优先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揅经老人、怡性老人,扬州仪征人。清朝中期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乾嘉学派晚期代表人物。生平著述丰富,撰有《揅经室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等。《毛诗注疏校勘记》由阮元主持纂修,顾广圻初校,段玉裁覆校。该书以南宋十行本七十卷为底本,参校唐石经本二十卷、南宋石经
本书收录清人毛奇龄的两种唐诗选本《唐人试帖》和《唐七律选》。《唐人试帖》四卷,有毛氏及门人王锡和田易之注释、题解、圈点、评说。其评说突出明辨体制,强调试律诗与其他诗歌体裁之区别;首开以八比论诗;从审题法、句法、押韵法、调度法几个方面提出了试帖诗创作方法理论。被认为是试律诗学的发轫之作,在当时为人所重,并为清代试律诗学理
《诗本音》十卷,是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音学五书》之一,他在书中推翻宋人的叶韵说,以《诗》三百篇所用之韵,互相考证,并征引他书,探究古今语音之不同。这种实践性的音韵理论和精密的考证方法,对后来《诗经》的音韵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次整理,以观稼楼仿刻本对校。《诗说》三卷,清代经学家惠周惕撰。该书对毛公《诗传》、郑玄《毛诗
《河岳英灵集》是唐代殷璠编选的专收盛唐诗的唐诗选本。书中自序说: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为号。本书选录了从开元二年至天宝十二载24位诗人的作品,书的序、论简述了诗歌发展历程,正文中对所选诗人均作了评论。本书论诗标举风骨兴象,提出了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既闲新声、复晓古体,
《乐府学》为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会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专门刊发有关乐府学的研究文章,本书为第29辑。本书共16篇文章,分为六大部分。“文学研究”部分的3篇文章分别针对汉唐乐府的发展历程、地位、翻唱与改编展开研究。“礼乐考察”部分有3篇文章,对《汉书·艺文志》所反映的班固的礼乐观、《大风歌》
沙溪,古称沙头,江南历史文化名镇,地处长江口外的古海岸线,俗称”冈身”之地,是娄东文化的发祥地。为挖掘、传承和弘扬沙溪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沙溪的文化软实力,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镇政府与太仓市诗词协会联手,合作创作了一批描写沙溪镇的诗篇,以诗词的形式,记录了沙溪镇城镇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治理井然有序,人民群众幸福安
作者以诗歌的方式对自然和日常生活进行诗性书写,记录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感。本书共分为三辑。第一辑:凡物予我词条。主要是对大自然和日常事物的诗性书写,表达生命个体面对自然和日常生活时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精神领悟。第二辑:凹凸的血管。主要是生命个体对亲情、爱情、友情等的诗性表达。浓郁中透着冷峻,温情中蕴含悲凉。第三辑:另外一些世
该书是一部文艺理论、评论集。是在2000年出版的《负重的文学》基础上的修订版。删节、修订了一些内容,重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共收录作者近50篇文章,包括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重新认识、孙犁新时期散文创作散论、小说创作的另一种可能、漫说宁夏青年作家的创作等相关文章,以及对金庸、韦君宜、迟子建、戈悟觉、查舜、陈继明、石舒清、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