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高潮为中心,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人民历次反封建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及奋发自强的救国运动,分析了历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中国的出路、开放与自强等重大的问题,清晰地辨明了很多近代史令人困惑的问题,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卖国贼的英勇斗争,颂
本书围绕“政治军事”“思想科学”“经学史学”“文学文艺”“书画篆刻”等五大主题追寻湖州历史先贤。在二十五史当中遴选50位与湖州相关的思想家与科学家(包括湖州籍以及在湖州工作生活过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重点描写,其他人物则配以小传。
本书客观记述石塘村的自然禀赋、风物嘉华、历史积蕴、乡情民俗和时代风貌。本志以设大事记、村情概览、乡村建设、古村风貌、特产美食、村落文化、名村名人等篇目,虽横陈百业而摄其精萃,纵览千年沧桑却留其风华,既通贯古今又紧扣个性。
本书讲述了1841年9月英军再犯舟山,英舰29艘,运载4000多侵略者向定海城集结而来。三镇总兵分守要地,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守晓峰岭,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守竹山门,总兵葛云飞坐镇土城。敌我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三总兵仍坚守国门,率5800名将士殊死抵抗强敌。血战六昼夜,终因弹尽援绝,同日全部殉国。定海三总兵和守城士兵临危不惧,视
本书共分为14章,阐述了CT、MRI、超声诊断基础,以及各常见疾病的影像学和超声检查与诊断。介绍了各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方法、病理生理基础、影像学征象、诊断与鉴别诊断等内容。
本选题包括向象雄走去、从象雄走来、说不尽的古格、古道话沧桑、走在探寻路上等四个章节,分别从古象雄的地域范围、古象雄的考古遗迹、古象雄的历史、大唐—吐蕃—天竺的通道、象雄的文明载体等角度刻画了象雄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追根溯源,复原了象雄文明在阿里发源和流布于广大周围地区的情景,突出了象雄作为丝路文明的中转站的意义,描绘了丝
索朗旺杰老师撰写的《雅江流域早期文明及其遗迹考察——以扎、堆、雄三地为例》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地调查和挖掘相关文献资料,主要分析了和论述了山南市境内的扎、堆、雄三地的早期文化。文章首先论述扎、堆、雄三个地名的由来及其民间信仰。其次,利用相关石碑、墓葬等实物研究扎、堆、雄三地哲学观发展史。最后,阐述了扎、
石达顿珠所著的《跨学科视域下的雅隆文化研究》以文学人类学为研究视角,以西藏山南市乃东区为研究范围,从“雅隆”历史地名词源考究、地理文化区域界定为入手,以藏汉文献资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力求历史地名考证、山神信仰解读、文学名著分析、文化遗迹考察、民间歌舞挖掘和法律文化阐释,多层面、多维度展示雅隆文明的整体面貌、区
本书共分六个章节:《长江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演进》《保护传承发展长江文化的时代要求与地方实践案例》《重点省市保护传承发展长江文化的重点举措》《2022-2023年度长江文化研究情况分析》《2022-2023年度长江文化传播情况分析》《新发展阶段保护传承发展长江文化的路径思考》,从数据可视化角度分析2022-2023年度长江
本书主要刊载关于广州乃至广东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岭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哲学、文学、历史、文献等学术领域。本书共收录文章18篇,分为“西方人视野中的广州”“海上丝绸之路与西学东渐”“地方社会与文化”“文献研究与发现”“民国文献编纂探讨”五个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