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河南大学曾是国内诗词研究与创作的重镇,一批国内著名诗人、词学家如邵瑞彭、段凌辰、蔡嵩云、卢冀野、涂公遂、武穆姚等在此执教。为培养人才、推动诗词创作,1936年3月,本校师生组织成立了邵瑞彭教授为名誉社长、潘世锡为社长、朱守一为编辑部长,丁屿之为文书干事、郎其昌为校对干事、康序五为事务部长、陈宣化为庶务
中国古代的诗道、诗艺、诗评,无不与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本书立足于弘扬优秀传统审美文化的视角,主要从时间蕴藉和空间形象感的角度出发,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清代初年的王士祯、清代中期的袁枚以及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所标举的诗学范畴中,来管窥在时空观念影响下诗学的传承发展以及其理论形态的表现,寻找其内在的逻辑理路,从诗
奇先生妙小姐桥梁书系列,通过经典的故事、图文并茂的内容让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龄前儿童逐步完成从图画阅读、亲子阅读向文字阅读、独立阅读的过渡。书中经典的人物形象、可爱稚趣的插图,天然吸引孩子注意力,小人物发挥大能量。本书包括10个经典故事,将积极向上、开朗乐观、善良勇敢、自尊自信等好品格、好习惯通过幽默的故事传递给孩子。每
你以为农场很平静?一点儿也不!聪明的小羊福勒和伙伴们成立了一家侦探社。这些不专业的侦探们一出手,保准会闹得羽毛满天飞!每当农场出现神秘事件:从到处晃悠的灰色"狼影",到离奇失踪的摇滚猫,再到神秘的藏宝图……这群不按常理出牌的侦探就会展开调查。小羊福勒总能从羊毛里掏出各种探案工具,擅长拳脚的母鸡希尔德是团队的武力担当,而
每首绝妙好词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个性鲜明的词人。作者以独特视角阐释、解构词人佳作,结合词人时代和生活背景,以及词人出身、性格、命运的变迁,既说作品,也说人。本书精选的16位代表词人有:李煜、范仲淹、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柳永、苏轼、朱敦儒、李清照、陆游、辛弃疾、陈亮、贺铸、姜夔、蒋捷、元好问。他们的代表作均有广泛的传播性和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以抗战时期的一位革命战士洪刚为主人翁,写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斗争岁月,和那段岁月里淬炼出的一个革命战士的钢铁人生。小说的主人翁洪刚,原名刘贵林,他10岁便成为一个孤儿,后以吹竹箫谋生,茶馆,山歌仙音班,还有乡村的红白喜事,都曾留下过他瘦小的身影。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武装队,后又加入了共产
《开在高枝上》是跨界学者林采宜最新的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37篇散文和随笔。在这些散文随笔中,她谈女性男性,谈艺术文化,谈生命和欲望,谈颜值和智商,所有观点都透着经济学的理性和逻辑推理的严密。全书通过多个短篇章节,探讨了现代人在物质丰富但精神匮乏的时代中的生存状态,反思了传统美德的合理性,批判了功利主义和社会浮躁现象,
《收获》是原创文坛举足轻重的杂志。其长篇小说专号出版多年来,发表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引发读者关注。包括《繁花》《应物兄》等备受赞誉的中国当代重要长篇小说,最初都是在《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中展露风采。《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延续小说专号集结新人新作的传统,将本年度最令人瞩目的原创作品纳入囊中,展现文坛风貌,以飨大众读者。《收获长
斯蒂芬·邓恩是美国世纪之交享有盛名的诗人。一首成熟、典型的邓恩诗里,诗人首先呈现“一个基本的人性困扰”,进而对其进行思考,既严肃又不乏幽默,诗人最后提供的往往并不全是抚慰,而是对整个状况的认识和接受。他的诗让读者意识到,能直面人生,我们就已经获得了某种尊严。在这个意义上,邓恩被誉为写实主义者,追求诚实的诗人,写“婚姻诗
本书的内容取材于作者的硕士学位论文《<慈云楼藏书志>考》,由虚构与非虚构两部分构成。虚构部分(《蟫》)以栖居于古籍中的蟫(书虫)的视角,以古今双线并行的形式,围绕清代藏书楼慈云楼与《慈云楼藏书志》展开。古代部分,书虫们见证了藏书楼的兴衰、藏书志的编撰、慈云楼中各色人等的隐秘情感;现代部分,书虫们伴随年轻的学子探查《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