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学界施莱尔马赫的名声无人不晓,但是他更应该是一个后康德时代德国古典哲学的伟大哲学家,是他把《柏拉图全集》和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成德文,是他把诠释学从单一的注经技艺提升为人文科学普遍的哲学方法论。 《论宗教》匿名初版于1799年,此后大约每隔十年就再版一次,施莱尔马赫因此被认为是“现代性发轫之际的神学”
《宗教思想史》是西方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综合反映20世纪西方宗教研究成果的巨著。本书全方面地展示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纷繁复杂的宗教现象的发展过程,伊利亚德特别注重了那些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宗教思想的创新,突出了人民在遭遇深层危机之际是如何通过宗教的创新来解释、摆脱和化解这写危机的。但是伊利
陆丽青用当代中国宗教学中具有科学创新意义的理论与方法对弗洛伊德的全部宗教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概括和分类,作出了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价。资料丰富而又翔实可靠,理论分析深入而又合理可信。《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抛弃了西方那些弗洛伊德批判家们的偏见,为我们绘出了一幅作为深层精神分析宗教心理学创建者的弗洛伊德真实可信的全景图像。读了
《重拾教父传统》共分6个部分,大部分内容旨在表明新教福音派的状况,尤其是那些福音派内被称为自由教会(FreeChurch)或“信徒教会”(believers’church)的群体,“信徒教会”这一称呼几乎与“福音派”一词一样模糊。这两个范畴并不相同,但却有重叠;前者与教会论的历史形式有关,而后者则与文化和意识形态有关。
奇门遁甲是一种极为严密,能够重复的多维、立体、运动数理模型,时间、空间、数理为其三大要素,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和渗透,密不可分。 一般说来,奇门遁甲有飞盘和转盘两种不同的排局方法,分属两个不同的流派。近年来,许多奇门典籍陆续出版,但大都是转盘奇门,关于飞盘奇门的典籍,少之又少。较之转盘奇门,用飞盘奇门排局,用神更复杂
本书是史景迁众多畅销作品之一,通过叙写利玛窦在中国创建记忆秘宫,并最终客死中国,反映了他奇特、艰难的传教经历,以及当时中国明朝上至自宫廷下至民间的社会众生相,折射出了利玛窦这位神奇传教士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皆是灵山花下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是一部佛教与文人相遇的罗曼史!有关信仰、有关理想、有关生活、有关艺术、有关爱情。《皆是灵山花下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主要讲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传统文人在政治生活、读书生活、情感生活、偶像崇拜等不同侧面所受到的影响,发生的变化,并剖析了韩愈、谢灵运、苏轼三个典型的文人个案,体
《太上感应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之一,以劝善为蚕雷、化俗济世为目的。全文仅一千二百罗字,卸将儒释道三家之精要都收揽其中。是个人修身养性、提升道德的必读书,也是劝人为善、共处和谐的必备书。
佛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凡事,做与不做都围绕着一个“行”字。本书介绍的便是“难行能行”而被称为“大行普贤”的普贤菩萨。书中内容围绕普贤菩萨的名号、身世、修证及对菩萨的信仰、仪式、坊问传说展开,深入浅出地讲述菩萨大行思想。
王溢嘉,一九五〇年生于台湾。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弃医从文,专事文化工作。著有《夜间风景——梦》《不安的魂魄》《世说心语》《一只暗光鸟的人生备忘录》等作品三十余种,涉及人文、艺术、文学、心理等多个领域。其融知性与感性、冶人文与科学于一炉的写作风格,在台湾独树一帜。有人这么评价王溢嘉:他比医生懂更多的心理学,比心理学者懂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