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原藏于民族宫的76号(王森目录编号)梵文贝叶经《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为研究对象,运用国际通行的佛教文献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细致的释读和校勘,编辑成梵藏汉对勘本,并且对这部经的属性、内容以及汉藏译本等相关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 76号经是目前已知的《无二平等经》的唯一写本,迄今为止没有学者对
《胜鬘经》的全名叫做《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讲述的经典,由于胜鬘夫人是这部经的缘起者,这部经又简称《胜鬘经》。释迦牟尼佛于经中点出了二乘圣人没有实证实相所产生的误会,以及种种错解实相所形成的偏邪见解。该书稿作者金雄师,阐述了《胜鬘经》中所说大乘菩萨成佛之道涵盖了小乘的解脱道,认为实相智慧境界及所破
也许你正在回家的路上走着,几个僵尸就已经隐藏在路边拐角伺机而动。这并不是只有在电影和游戏中才会出现的场景,而是已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僵尸灾难。它们是感染了索拉难病毒的僵尸,它们以猎杀活人为食。它们行走在人类生活的大地上,吞噬着我们的血肉之躯。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本书作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探讨了
《灶神·门神·财神》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之一。中国有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这些美丽神秘的神话传说里有着不计其数的神话人物。灶神、门神和财神就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三位极具代表性的民间俗神。说他们俗,那是因为他们不在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而是走进了世俗生活中;不止皇室贵族祭拜他们,而且每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会在自己的生活中祈求他
《佛国罗浮》是写罗浮山的佛教文化史,包括西风古道·佛教源于天竺;东去西来·佛法初传中土;梵音妙谛·历经千年沧桑;风水宝地·罗浮三才鼎立;枯木逢春·梵音余韵悠长等数部分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比较视野中的庄子神话研究》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所承担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系列成果之一。本书共五章节,内容包括《庄子》神话产生之背景、《庄子》神话存在之样态、《庄子》神话呈现之意象、《庄子》神话辟思管见、《庄子》神话价值重估。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1949-2009)》旨在总结、梳理当代中国学人在宗教研究上的所思所想,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便抓住当代中国宗教学这六十年历程的研究重点和特点,借此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宗教学这一学科在未来更加繁荣,更有作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宗教学各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在相关研究上也有专攻的专业人员来撰写,由于角
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心灵与认知文丛:理解与解脱》系统地梳理了他对于佛经的独特解释,展示了他对于佛教中国化所做的具体工作;作者参照了西方的解释学思想,从解释学角度出发,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智者大师的佛教解释学思想及其对佛教的契理契机解读;《心灵与认知文丛:理解与解脱》还从心灵哲学
《基督徒的生活》阐述了基督徒生活的基本特征:自我否定,背负十架,默想永世。自我否定构成基督徒生活的基本出发点;背负十架成为基督徒生活的基本操练;而默想永世则成为基督徒奔走天路的基本方向。这册单行本选自《基督教要义》第三卷第六至第十章,在历史上常被称为“金书”,备受读者欢迎。
本书是在对六朝时期哲学思想考察的基础上,就《本际经》的思想所作的分析研究。《本际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