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老年大学自1985年创立以来,到如今发展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全市老年教育领军校,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宁波老年教育在时代浪潮中的不断壮大。我们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老领导、师生员工代表进行深度采访,以口述者的独特视角,生动叙述了宁波老年大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记录了学校在岁月变迁中不断探索、创新与成长的足迹,
《〈红楼梦〉版本探微》是一部深入挖掘《红楼梦》版本奥秘的学术力作,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从红楼版本问题看曹雪芹创作过程”,以“秦钟之死”“薛蟠之闹”“彩霞与彩云齐飞”“迎春是谁的女儿”等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系统剖析曹雪芹创作构思的演进轨迹,通过细腻的文本比对揭示作者创作心理与艺术探索的微妙变化。下卷“读红脞录”则以丰
媒介与文艺之间的关系,是近30年来文艺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书以新媒介为研究视角,主要探讨了新媒介究竟如何影响了当下文艺的发展演变以及作为研究者应如何深入到这些演变的发生层面来探讨新媒介环境下的文艺新现象和新问题。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个部分。上编充分解读由计算机和互联网所构建的新媒介环境的理念、特质和症候,阐释新媒介环境
本书沿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收录顺序,基于鲁迅的作品和生平,结合历史与当下,对鲁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重新释读。本书脉络清晰,内容翔实,讨论深入浅出。作者语言幽默生动,不仅对鲁迅不同作品集的作品进行了分别的解读,同时还在字句中埋下鲁迅一生创作母体的草蛇灰线,详细探讨了鲁迅作品中的三个矛盾:身在传统之中反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1994年更名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这所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所比较文学研究机构已成立40周年。本书为庆祝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成立40周年特辑,收录自乐黛云先生、严绍璗先生起至今,40年来曾在比较所任职之各位老师的代表性论文各
本书选择了日本近现代9位作家的11部作品,用“问题意识”“理论阐释”和“方法手段”与“文学欣赏”“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对每篇作品作了重新解读。为了真正读懂一部作品,本书特别强调“实证研究”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为北京大学“新时期北京大学人文学科优秀成果之一”立项成果。 第一篇森鸥外《舞姬》(1890)
为进一步发挥我国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大国作用,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战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21年底设立“区域国别学”为交叉学科一级学科,强调跨文化通识教育亟需打破重欧美轻世界其他战略区域的传统做法,打破文科内部壁垒。本教材分别选取东亚地区、北欧地区、南欧地区、俄罗斯、巴尔干地区、东非地区、北非地区,中亚区域、东南
《蒋风评传》是以“蒋风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为主题主线而撰写的纪传体评述著作。蒋风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部《蒋风评传》对其作了较为客观、全面、系统、科学的评述,文稿主要从八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为儿童文学而生的”一生;二是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三是创建中国特色儿童文学理论的杰出代表;四是确立
民国时期正值文学改革大潮流,传统文学渐渐变得不受重视。不过源于民间的词因为文字比较通俗、内容以男女情爱为主,符合当时提倡通俗文学的思潮,而得到了不少重视。当时出版的词集注释大增,由清代及以前的不足30种,在不足40年间大增至接近100种。这些注释虽然多是当时的教科书或普及性读物,却是研究民国学术的重要研究材料,值得置放
2022年,我们身处新时代的新变局之中。世界格局多变,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正将我们拉入了现实与虚拟交互的“元宇宙”世界中。科幻小说以预见性与创造性为我们认识、理解并应对近未来技术世界提供了多层面、多元化路径。因此,基于这种新语境,我们将在时代大变局和科技新探索中深刻挖掘科幻文学的文学意义与现实意义。本书是基于“大变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