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左右,物理学家发现了像电子、质子和中子这样的粒子。这些发现被认可,使得他们能够预测原子的内部行为。然而,当他们将预测与实际的实验结果对比时却发现,经典物理学和力学的原理远不能解释原子尺度的现象。这种认识的形成,使量子物理学的出现成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智力运动之一。今天,量子物理学无处不在:它解释了我们的计算机
本书牛顿用拉丁语写成,1687年出第一版,1718年出第二版,1726年出第三版。莫特(AndrewMotte)于1729年翻译出版了本书的英文版;1934年,卡加里(F.Cajari)对莫特的英译本进行了修订。本书是人类科学探索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卷首先定义什么是惯性、动量、力,然后陈述三个运动定律──即通常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全书共9章,包括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物理实验基本测量方法、物理实验基本器具使用、基本物性的测量、基本物理常量的测量、电磁学专题实验、波动光学专题实验和其他专题实验等不同层次的内容。全书以物理测量量为主线,突出实验设计思想,强调实验物理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借鉴和采用相应的
云非圆球,山非圆锥,闪电不走直线.大自然形状的复杂性有不同的种类,不仅仅是程度上的不同.为了描写这些形状,伯努瓦·B.芒德布罗设计和发展了一种新的几何学——分形几何学.他的工作对本书论及的许多不同的领域都很重要.现在,这样的领域因许多积极的研究者而大为扩充,芒德布罗展示了分形几何学的根源及其新应用的深入概述.本书的以前
本书系统介绍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帮助学生掌握天线与电波传播的基础知识,解决电磁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本书保持电磁场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拓展性。全书共10章,第1~4章介绍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规律,包括数学基础——矢量分析,宏观电磁现象的总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静态电磁场,均匀平面电磁波的
半导体物理学(下册)
本书为理工科物理类规划教材,本书分为11章,本书系统阐述传统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同时,把量子态的纠缠性、不可克隆性、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等概念引入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并介绍了量子力学的新进展和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及其物理实现、量子密码、量子测量等量子信息学的基本内容,以更新和丰富量子力学的内容。此次修订,对原来的
本书是按照高等工科院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从现代科技、经济、管理、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出发,并结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多年来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物理实验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十几年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及近来来实践“问题式启发互动教学”对“问题引导”式教材的需要,参照历年教材编写而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训练的第一门实验课程,是面向应用型高等工科院校本科生的课程。本教材分为技能实验、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个部分。基础性实验和技能实验强调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误差与数据处理方法等,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过程,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调整和基本
本书从量子力学的困惑、标准时空论、波粒子力学基本原理、波粒子方程、波粒子的物理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在稳定力场中一维运动的粒子、中心力场中的粒子等主要方面展开论述,阐述微观现象的物理图像,在爱因斯坦和德布罗意研究基础上,试图给出关于单个微观体系的物理运动过程的完备描述,从而获得一个“改进了的量子力学”,即一个关于微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