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讲课记录整理而成。作者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中禅文化的特点,以现代哲学阐释学的视角,对禅的概念、理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阐述了禅对现代医学、生命科学、心理学的可能影响。在本书中作者以“我是谁”这个哲学的永恒命题为出发点,对禅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作者将人的成长分为外在成长和内在成长,而禅正是一种通
本书是日本佛教文化研究领域的早期代表著作。作者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将佛教传入日本到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揭示了日本佛教史纲要和主要内容、佛教在日本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影响。当今距首版已逾百余年,世界范围内对日本佛教的研究已有相当大的推进,但本书在日本学术界和佛教研究领域仍占据重要地位。
《行为与因果——寂护、莲花戒〈摄真实论(疏)〉业因业果品译注与研究》以印度论师寂护的《摄真实论》业因业果品及其弟子莲花戒之注疏为主要依托文本,对其展开中文翻译、文本解读和哲学分析工作,并引述印度六派哲学对佛教业说的批评,以最大可能呈现出印度六派哲学与佛教哲学论辩的历史图景。全书对于《摄真实论(疏)》这一关键文本的学理阐
《加拉太书》是马丁·路德教义性的著作,也是作者在其所有著作中为喜爱的一本书。本书不仅将基督信仰的核心,也即罪人唯靠基督因信称义的教义阐释得极为清楚,而且有力地驳斥了宗教改革时期教皇党人和一些改革派的谬论。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神学思想,也影响了同时代的很多改教家,在新教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书中不乏释经书的
北宗神秀禅法思想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禅宗早期发展当中,代表了禅宗思想的主流,被唐代皇室尊为官禅,其禅法思想中的“渐悟修持”甚至影响到了宋明理学。在禅宗史上,北宗神秀禅法常与南宗慧能并提,合称为“南顿北渐”。“北渐”指神秀的渐悟思想,神秀通过“渐悟修持”解决了人性如何与佛性相合一的问题。从宗派融合角度来说,“
道藏说略
本书以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视角,从十五个方面细致考察脱胎于印度文明的“律制”与中国本土的“礼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仔细梳理两者相互冲突、碰撞、协调、融合的客观史实,深刻揭示佛教戒律中国化的特点、进程、经验和规律。作者通过研究“律制”与“礼制”关系,从一个侧面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双重影响,勾勒中国文化成就自身
本书在《道藏传统生命观研究》这部前期著作的基础上,精选了适应当前大众需求的道教生命文化方法体系,向读者相客观地介绍中国道教生命文化,选择贴近大众感兴趣的日常生活养生知识,以科普的形式面向大众展现道教生命修炼智慧,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受益。这是一本保健养生术道并重的普及类读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践参考价值,有喜马拉雅
本书是唐代厨宾国的三藏法师般若翻译。主要内容是成就如来功德的十大愿王: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该书稿是作者对《普贤行愿品》的讲解。作者释净天一生讲经弘法,曾任陕西省佛协副会长,四川省佛协名誉副会长等职,并
本书写作的内容,重点叙述高僧的简明生平和主要事迹,尤其是在江西活动的事迹或对江西禅宗产生作用与影响的事迹,并进行必要的解析、扼要的评述。尤其注意将每个人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观察他们面临的俗世险恶,考察他们在思想上实践上对前人的继承与突破,对后人的启发与昭示。从而使他们的的形象及其精神,在历史与现实中复活,光大起来,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