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基于朝鲜、满汉这两种资料的近代汉语研究。朝鲜资料是指在高丽、朝鲜这两个王朝“通文馆”“司译院”等政府机关为了培养翻译官员而编辑、出版的一批汉语教材;满汉资料是指在清政权迁都于北京以后,已使用汉语的满族人为恢复自己的母语而学习的满、汉双语教材。与其他资料相比,在时间长度与资料的丰富性上,我们可以肯定此二种资料是在近代汉语语法、词汇研究上最有价值的资料。本书分为上编“基于朝鲜资料的近代汉语研究”以及下编“基于满汉资料的近代汉语研究”二编,每编由资料概述与个案研究构成。
【日本】竹越孝
----------------------------
竹越孝(Takashi TAKEKOSHI),本、硕、博均就读于东京都立大学,1994年取得硕士学位,1997年从博士课程中退。先后任职于鹿儿岛大学、爱知县立大学、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等院校。现为神户市外国语大学教授,兼任东洋文库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象院题语研究》、《朝鮮时代汉语教科书从刊续编》(共编)、《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清代满汉合璧文献萃编》(满文主编)。
上编 基于朝鲜资料的近代汉语研究
第一章 朝鲜资料概观 ………………………………………………… 3
1 引言 ………………………………………………………………… 3
2 研究历史 …………………………………………………………… 4
3 研究现状 …………………………………………………………… 6
4 展望 ……………………………………………………………… 10
5 结语 ……………………………………………………………… 11
第二章 从《 老乞大》的修订看句尾助词“ 了 ”的形成过程……… 13
1 引言 ……………………………………………………………… 13
2 概述 ……………………………………………………………… 14
3 “ 也 ”的修订概况 ……………………………………………… 16
4 “ 也 ”的修订条件 ……………………………………………… 19
5 句尾助词“ 了 ”的形成过程 …………………………………… 32
6 结语 ……………………………………………………………… 33
第三章 从《老乞大》《朴通事》的修订看介词“着”的功能缩小 … 34
1 引言 ……………………………………………………………… 34
2 介词“ 着 ”的功能发展 ………………………………………… 353 《 老乞大》《 朴通事》中的“ 着 ” ……………………………… 37
4 介词“ 着 ”功能的缩小过程 …………………………………… 40
5 结语 ……………………………………………………………… 50
第四章 从《老乞大》四种版本看量词演变………………………… 52
1 引言 ……………………………………………………………… 52
2 《 古本》的量词种类与格式 …………………………………… 52
3 《 古本》的量词、名词搭配 ……………………………………… 55
4 后世版本的修订 ………………………………………………… 59
5 结语 ……………………………………………………………… 64
第五章 从《老乞大》四种版本看词汇兴替与制约………………… 66
1 引言 ……………………………………………………………… 66
2 副词“ 也 ”与句尾助词“ 也 ” …………………………………… 67
3 “ 了 ”与“ 也 ”的替代 …………………………………………… 69
4 “ 完 ”与“ 了 ”的替代 …………………………………………… 73
5 词汇兴替与制约 ………………………………………………… 75
6 结语 ……………………………………………………………… 78
第六章 从《老乞大》四种版本看人称代词复数的单数化 ………… 79
1 引言 ……………………………………………………………… 79
2 《 老乞大》四种版本中的代词演变 …………………………… 80
3 自元版至明版的代词修改 ……………………………………… 84
4 元版中的代词 …………………………………………………… 88
5 结语 ……………………………………………………………… 94
第七章 从“是”的用法看朝鲜时代汉语教材的内部差异 ………… 96
1 引言 ……………………………………………………………… 96
2 《 老乞大》《 朴通事》的修订 …………………………………… 963 “ 是 ”的特殊用法 ……………………………………………… 98
4 相关考察 ………………………………………………………… 105
5 结语 ……………………………………………………………… 108
第八章 朝鲜时代汉语教材中的特殊断句 ………………………… 109
1 引言 ……………………………………………………………… 109
2 《 老乞大》………………………………………………………… 109
3 《 象院题语》 ……………………………………………………… 111
4 《 华音启蒙谚解》 ………………………………………………… 112
5 《 你呢贵姓》 ……………………………………………………… 114
6 考察 ……………………………………………………………… 114
7 结语 ……………………………………………………………… 116
下编 基于满汉资料的近代汉语研究
第一章 满汉资料概观 ……………………………………………… 119
1 引言 ……………………………………………………………… 119
2 原始资料 ………………………………………………………… 119
3 研究状况 ………………………………………………………… 123
4 展望 ……………………………………………………………… 126
5 结语 ……………………………………………………………… 127
第二章 清代满汉合璧会话教材在汉语史研究上的价值 ………… 128
1 引言 ……………………………………………………………… 128
2 清代满汉合璧会话教材简介 …………………………………… 129
3 清代满汉合璧会话教材的语言特征 …………………………… 145
4 结语 ……………………………………………………………… 147第三章 清代满汉合璧会话教材的语言及其演变 ………………… 148
1 引言 ……………………………………………………………… 148
2 《 清文启蒙· 兼汉满洲套话》的演变…………………………… 148
3 《 一百条》系列会话教材的演变 ……………………………… 151
4 从满语教材到汉语教材 ………………………………………… 154
5 结语 ……………………………………………………………… 158
第四章 从《清文启蒙· 兼汉满洲套话》看清代满汉合璧会话
教材的汉语性质 …………………………………………… 160
1 引言 ……………………………………………………………… 160
2 《 清文启蒙· 兼汉满洲套话》中满、汉两语的对应 …………… 160
3 满汉合璧会话教材的汉语性质 ………………………………… 165
4 结语 ……………………………………………………………… 168
第五章 从《兼满汉语满洲套话清文启蒙》看清代北京音 ………… 169
1 引言 ……………………………………………………………… 169
2 《 兼满汉语满洲套话清文启蒙》概况 ………………………… 169
3 《 兼满汉语满洲套话清文启蒙》的满汉对音 ………………… 171
4 结语 ……………………………………………………………… 179
第六章 满语助词 dabala 与汉语句末助词“罢了 / 罢咧” ………… 181
1 引言 ……………………………………………………………… 181
2 以往研究 ………………………………………………………… 182
3 满语语法书、会话书所见 dabala 与“ 罢了 / 罢咧 ”情况 …… 183
4 白话小说中所见“ 罢了 / 罢咧 ”情况 ………………………… 190
5 结语 ……………………………………………………………… 195
第七章 从满语语法书看清代北京话动词体貌系统 ……………… 196
1 引言 ……………………………………………………………… 196
2 清代的满语语法书 ……………………………………………… 1963 “ 阿拉篇 ” ………………………………………………………… 198
4 满语动词变位的描述 …………………………………………… 200
5 分析 ……………………………………………………………… 211
6 讨论 ……………………………………………………………… 214
7 结语 ……………………………………………………………… 216
第八章 从蒙汉、满汉对译文献看直译的真正目的………………… 217
1 引言 ……………………………………………………………… 217
2 元代:白话碑的文体演变 ……………………………………… 218
3 明代:《 蒙古秘史》的旁译与总译 ……………………………… 221
4 清代:满汉合璧会话教材与语法书 …………………………… 225
5 结语 ……………………………………………………………… 227
参考文献………………………………………………………………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