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
 
		
	
		
					 定  价:20 元
					
								  丛书名: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 作者: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著
 - 出版时间:2016/12/1
 
						- ISBN:9787510089886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中图法分类:G633.302 
  - 页码:34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64开
 - 
					商品库位: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依照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认真分析与研究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的考试内容和考查趋势,编写了这本有针对性的高频考点速记。本书浓缩了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的高频考点,内容包括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四个板块。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中附有历年真题,在重要章节后设置了考点强化练习题,帮助考生直接了解真题考点并能随时进行自检自测。
                                《中公版·2017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频考点速记(初级中学)》浓缩了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的常考知识点,帮助考生抓住考试重点和难点,直击核心考点。具体来说本书有如下特色: 
本书特色一:立足大纲。本书立足于考试大纲,紧密结合真题题型和考点,符合考情,有针对性。 
本书特色二:体例科学。为了方便考生学习、巩固知识点,正文中设置考题再现、重要章节后更有考点强化练习方便考生自我检测。 
本书特色三:精巧实用。本书小开本设计方便考生利用零碎时间随时记忆,用彩色标注重点内容,方便考生有针对性记忆。            
第一章汉语言基础知识/2 
高频考点提要/2 
第一节现代汉语/2 
第二节古代汉语/47 
第三节文学常识/73 
考点强化练习/136 
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138 
高频考点提要/138 
第一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和研究对象/139 
第二节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理念/150 
第三节语文课程的设计思路及目标/154 
第四节语文教材的基本问题/164 
第五节科学有效地使用语文教科书/168 
考点强化练习/170 
第一章教学设计概述/176 
高频考点提要/176 
高频考点速记/176 
考点强化练习/182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185 
高频考点提要/185 
高频考点速记/185 
考点强化练习/251 
第三章现代教学媒体/255 
高频考点提要/255 
高频考点速记/255 
考点强化练习/257 
第一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教学实施的建议/264 
高频考点提要/264 
高频考点速记/264 
考点强化练习/270 
第二章教学实施概述/272 
高频考点提要/272 
第一节阅读教学/274 
第二节写作教学/284 
第三节口语交际教学/289 
第四节综合性学习/294 
考点强化练习/298 
第一章课堂教学评价概述/302 
高频考点提要/302 
高频考点速记/302 
考点强化练习/318 
第二章教学反思/322 
高频考点提要/322 
高频考点速记/322 
第三章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操作与方案编制/328 
高频考点提要/328 
高频考点速记/328 
考点强化练习/33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42
  部分 
  学科专业知识 
  这一部分内容共分为两章进行讲解。章,汉语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外文学常识。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主要包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语文课程的原理、性质等内容。 
  1.熟练掌握现代汉语中词汇、语法、病句、标点符号、修辞等相关知识。 
  2.熟练掌握古代汉语中通假字、词类活用、修辞、特殊句式等相关知识。 
  节现代汉语 
  一、汉字 
  1.韵母 
  韵母是一个汉字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例如在“海”(hɑi)这个音节里,“ɑi”就是它的韵母。零声母音节,例如“欧”(ou),它的韵母就是“ou”。《汉语拼音方案》中一共有35个韵母。 
  2.调值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不包括轻声和变调),分别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 
  3.变调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例如,“美”“好”连着念,听起来好像是“梅好”。音节变调多数是前一音节声调受后一音节声调的影响形成的。在普通话中,常见的变调有“一、不”的变调: 
  ①“一、不”单念或用在词语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一”念阴平(55),“不”念去声(51)。例如:一、二、三十一唯一不偏不 
  ②在去声前,一律变35。例如:一样、一向、不怕、不够。 
  ③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51)。例如:一般一边一年一成一手一两(变读51) 
  ④“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读轻声。例如:想一想、拖一拖、来不来、肯不肯等。 
  4.轻声词 
  通常应读轻声的有: 
  ①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助词“吧、吗、呢、啊、呀、哇”等读轻声。 
  例如:他的飞快地吃了看着来过好吗说吧你呢谁呀 
  ②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读轻声。 
  例如:妈妈伯伯看看说说 
  ③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们”等读轻声。 
  例如:桌子木头他们 
  ④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中,“上、下、里、边、面”等读轻声。 
  例如:这里床边地下上面下边 
  ⑤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出来、下去、过去”等读轻声。 
  例如:出去进来冲下去哭起来 
  ⑥一些常用的双音节单纯词中,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例如:萝卜蘑菇喇叭玻璃哆嗦 
  ⑦一些常用的双音节合成词中,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休息招呼力量窗户衣服 
  ⑧有些起区别意义或作用的同音词读轻声。 
  例如:东西(xī)(指方向)—东西(xi)(指物品) 
  5.儿化 
  儿化的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节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花儿(huār)、老头儿(lǎotóur)等。 
  6.语气词“啊”的音变 
  在句首读本音ɑ,如:“啊(à),黄河!”“啊(á),这是怎么回事?” 
  ①前一音节末尾是ɑ、o(不包括ɑo)、e、i、ü时,读yɑ(呀)。例如:桂林的山真奇啊(qíyɑ)! 
  ②前一音节末尾是u(包括ɑo、ou),读wɑ(哇)。 
  ③前一音节末尾是n,读nɑ(哪)。例如:桂林的山真险啊(xiǎnnɑ)! 
  ④前一音节末尾是ng,读ngɑ,仍写作“啊”。例如:漓江的水真静啊(jìngngɑ)! 
  ⑤-i(后)、er+ɑ,读rɑ,仍写作“啊”。 
  ⑥-i(前),读zɑ,仍写作“啊”。 
  7.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式,即所谓的“六书”。 
  汉字的书体按照演变过程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2016年上半年真题】在“汉字书法”活动课中,学生问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中先产生的字体,正确的是()。 
  A.草书B.行书 
  C.楷书D.隶书 
  【答案】D。 
  二、词汇 
  (一)词的分类 
  1.从语音的角度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双音节词就是在原来单音节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节词。 
  如:鼻—鼻子,石—石头,师—老师,姨—阿姨,率—率领,议—议论,亡—逃亡。 
  2.从构造角度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1)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联绵词,包括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三种类型。双声联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仿佛”;叠韵联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骆驼”;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联绵词,例如“葡萄”。 
  ②叠音词指由一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例如:猩猩、姥姥。 
  ③拟声词是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词。例如:嘎吱。 
  ④译音词是指模拟外语词的声音形式而形成的词。例如:咖啡、的士。 
  (2)合成词 
  ①复合式 
  并列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的,这两个词根的前后顺序一般不能随意调换,如“买卖”不能说成“卖买”;也有少量可对调的,如“互相”也可说成“相互”。 
  偏正型:前一词根对后一词根起修饰限制作用。如:人流、高山等。 
  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如:说服、船只等。 
  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如:司法、管家等。 
  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如:嘴馋、民主等。 
  ②附加式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词缀在前的称前缀。如:老—老乡、老师、老鼠、老爸。 
  词缀在后的称后缀。如:头—石头、个头、木头、山头、活头。 
  ③重叠式 
  由相同的语素所组成,可分为完全重叠式(如:天天、奶奶、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和不完全重叠式(如:泡泡糖、娘娘腔、雄赳赳、醉醺醺)两种。 
  3.从意义角度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