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安吉拉·卡特的文艺评论自选集。卡特是当代欧美文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独树一帜,富有探索精神。本书涵盖了她十多年的思想,囊括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包括格林兄弟、约翰·伯格、英式写作与美式写作、美食写作、好莱坞等。从《哈扎尔辞典》到《爱尔兰民间故事》,从乔伊斯到巴勒斯,从《源氏物语》到《简·爱》,本书真
本书分为两大板块,即:中国文学名著导读、外国文学经名著导读。每一篇导读均由“作者简介”“文本撷英”“作品赏析“名家点评”“研讨平台”“推荐阅读”六个部分组成。“作者简介”介绍作家生平及相关文学活动,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奠定基础。“文本撷英”通过选录作品精彩段落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作品赏析”力求以独到的
2022年,我们身处新时代的新变局之中。世界格局多变,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也正将我们拉入了现实与虚拟交互的“元宇宙”世界中。科幻小说以预见性与创造性为我们认识、理解并应对近未来技术世界提供了多层面、多元化路径。因此,基于这种新语境,我们将在时代大变局和科技新探索中深刻挖掘科幻文学的文学意义与现实意义。本书是基于“大变局与
《一诗一世界:邵燕祥谈新诗》是当代著名诗人、作家邵燕祥先生的随笔性质的文集。作者以诗话的体例,就诗人诗作略抒己见,既有对经典新诗的深刻解读,也有对中西方近现代诗歌流派的分析梳理,间或还有对初学写诗者的中肯建议以及关于诗词曲的语言问题的探讨。作者亦是诗人,在诗歌界享有极高的声望,颇具文人风骨,其语言优美雅致,又随性自然,
本书以经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动态对话为起点,剖析经典文本的永恒价值与现代文学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重点聚焦艺术性与创新性的辩证关系;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梳理西方文学经典地位、艺术性构成(如文体、意象、叙事技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运动,揭示文学实验的深层逻辑,深人分析伍尔夫、乔伊斯、卡夫卡等作家对叙事结构、语言形式的颠覆性
文学可以跨越时空,成为精神对话的基石。 本书是赵柏田的文学评论集。从威廉·福克纳的怜悯与愤怒,到阿尔贝·加缪对荒谬的反抗;从马塞尔·普鲁斯特绵长的记忆,到克莱尔·吉根挥之不去的蓝色;从埃德蒙·威尔逊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通信,到弗吉尼
在西方文学史上,19世纪是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兴起于18世纪的小说在19世纪登堂入室,真正成为一种能够与诗歌、戏剧鼎足而三的独立且严肃的文学体裁。随之而来的是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度繁荣以及一大批文学巨匠的诞生,这些作家以极大的勇气直面本国困境与时代弊病,对现代社会的成就与矛盾,以及现代人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卑鄙与高尚、堕落与抗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文化全球化专题论文20来篇,内容丰富多样,关注文化全球化领域热点、前沿话题,重点为该领域前沿理论的研究。所收论文均来自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所的优秀学者,其中包括多位相关领域的名家,内容新颖,论题紧跟当下学术前沿,学术水平高,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本论文集对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教师、学者和研究
中德文化关系是东西方文化内部两种核心子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范式意义。本书旨在从现当代德语文学与中国这一特定角度来揭示、阐明和佐证这一意义。 本书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现当代德语文学对中国的接受运用实证主义方法聚焦20世纪德语文学大家德布林、布莱希特、卡夫卡等人及表现主义等文学运动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化用情
本书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先秦两汉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上编收入六篇论文。其中四篇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讼难决的几个问题。第一,《地理考察与<山海经>成书蠡测》,探究了大禹治水与《山海经》的关联。第二,《<书>与国史<春秋>的生成》,阐释了《书》和《尚书》与国史《春秋》和《春秋》的生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