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从2019年9月2020年9月国内出版的主要相关史学期刊、高校学报以及综合类期刊中,选取高水平的中国史论文进行转载和介绍,尤为重视对于反映中国史研究基础性、原创性与前瞻性成果的介绍,旨在反映一年来中国史研究的趋势、动态与走向,为当前中国史研究的纵深发展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
本书从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的思想价值、原创意蕴、学术路径、研究方法等四大面向,阐述该研究的学术前史和理论目标,揭示其历史意蕴和当代价值。以五经和诸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元典具有字生性特征,由关键词探索中国文化元典的主旨与要义,在借鉴西方文化关键词研究的同时,亦应重视汉语阐释学思维及其经典文本。就元典关键词研究而言,如何在宏观
美国左翼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埃德加·斯诺,自20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观察中国社会景象,向世界推介了民主的、自由的、美好的红色中国形象。 本书借助于大量中外文献资料和生动事例,全面讨论了左翼作家们如何发现红色中国,如何向世界介绍、周恩来、
本书属刘东先生主编台湾国学丛书之一种。《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本书对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行了审视和反思,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作一梳理,探究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本书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那一代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
《美洲华侨与抗日战争》为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之一。本书分析了晚清至抗战时期的美洲侨情,研究抗战时期美洲华侨抗日团体的兴建与发展,重点阐述美洲华侨在各居住地采取多种方式支持祖国抗战,包括战时美洲华侨的国民外交运动,美洲华侨对祖国的财力捐输、物力支援与归国直接参战等,探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洲华侨与侨居地人民并肩战斗的历史,
《燕赵文化研究》由河北大学文学院主办,设有域外博览、语言文化、思想之域、理论之维、莲池书苑、名家访谈、硕博论坛等栏目,重点刊登体现燕赵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和反映燕赵传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学术论文、报告、评论、随笔和访谈录等。
1927年,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次生死大考……革命的成败仰仗军事、经济、政治与社会因素的动态组合,从合作到破裂,各方势力如何抉择?中共如何绝地求生?党史专家金冲及九旬回望风雨如磐的大革命年代。
本书主要是叙述十六国时在西北建立的南凉、西秦两个政权的历史。由于南凉、西秦两政权是由我国古代鲜卑族所建,故本书首先从民族史的角度,分别探讨了秃发、乞伏鲜卑的来源、迁徙及融合情况;其次,叙述了他们建立政权的背景和经过,两国与邻近各政权的关系,以及他们盛衰的历史。后,对两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也作了一些
本书是“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第三辑)”的一种。本书聚焦上海知名商标,如“百雀羚”牌润肤膏、“凤凰”牌自行车、“光明”牌食品、“海鸥”牌照相机等,以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市场竞争、爱国情怀、开拓创新、国际视野六篇,用流畅优美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上海商标背后的历史娓娓道来。本书沿袭了丛书“大学者写大众通俗读物”的方式
本书以1900年至1950年成都的茶馆为研究对象,力图以此为窗口,探求20世纪上半叶成都人的生活实态。作者采用微观历史的研究方法,从茶馆的休闲、社交、娱乐、经营、群体、组织、秩序等多个角度,切入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使读者得以真切感知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成都城市历史的脉动。作者以丰富的档案资料、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