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内容提要:本书选取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通过对通识教育历史发展、教育理念及其课程设置等问题的研究和比较,发现中国通识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并从通识教育理念的宣传、教师的培养、课程的管理等角度展望未来通识教育改革的方向。读者对象:本书适合高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的研究人员以及关注中国教育的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的学习辅导书。本书遵循该教材2018年版的章目编排,共分为7章(含绪论),每章由三部分组成:*部分为复习笔记(含知识框架),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详解,对该教材的习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其中,绪论一章没有课后习题。第三部分
重新认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描摹两千年的文化光晕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指南
1984年至1990年史维祥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时值改革开放初期,他抓住历史机遇,在认真弘扬传统的同时,以战略的眼光,实施全面改革,开创了学校西迁以来兴旺发达的新阶段。西安交通大学入选全国10所重点建设高校,先后成立了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出版社等一批新单位,同时新建了一些新的学科专业学术机构,学校科研成果获奖数目在全国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评价及风险管理研究》以管理科学的方法理论、需求双方的相互作用理论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工具,以市场、投资风险为分析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评价与风险管理中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投资效益动态测算模型,构建了投资效益动态评估模型和投资风险评估体系与风险预警体系,
《形势与政策》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总书记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系统、落实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精神,结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涵盖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形势与政策
《理想与现实:我的高等教育研究之路》为研究论文集成,以专题形式对高等教育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涉及人物思想、热点理论、外国高等教育及比较研究,对当前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均有涉及,研究注重史论结合、中外兼顾,对于当前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本书的研究时段涉及1847年容闳赴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以留学生的生活文化为切入点,重点关注欧美日俄(苏)主要留学国家的留学教育活动史,以此探讨近代百年留学教育活动的发展史,实现以下研究目标。
本书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为研究对象,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层次、类型、科类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及社会分层现状展开调查。全书共八章,第一章阐明本书的意义、撰写思路,并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第二章运用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构建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对样本抽样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