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补旧五代史》并不是对现有通行本的校勘、修订或注解,用陈智超先生的话来说,《辑补旧五代史》是从原典出发,从《永乐大典》《通历》《资治通鉴》《册府元龟》等史籍中,辑出属于薛本《旧五代史》的部分,重新完成一部较之现有通行本更加接近薛史的《旧五代史》。《辑补旧五代史(共10册)(精)》的出版,无论从古籍整理领域还是文献研究
吴晗于1963年至1965年间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如知名历史学家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胡厚宣、阴法鲁、何兹全、戴逸等,他们一起整理、编写了这部《中国历史常识》,大家编小书是保证本书高质量的重要前提。作为一本历史普及读物,本书形式活泼,各个题目之间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内容简短精悍,给读者以必要的历史常识;取
吕思勉先生写给大家的历史经典读物,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长期被用作大学教材与青年“自修”读物。数十年里不断重印再版,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坛影响极大。《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全书共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现代史几部分来阐述
本书对从长平之战这一决定战国命运的**战役的战前形式、规模与深远影响的考证与分析入手,系统、全面地梳理了战国晚期秦统一六国的主要政策和相关战役,并对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四十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生动描述和学术分析,不仅使读者重温这一既血雨腥风、诡秘传奇,又浪澜壮阔、精彩纷呈的历史篇章,同时论证了战国时期由分裂逐
历史上对汉高祖刘邦的评价一直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人认为其是英雄,是中国统一的有力推动者,也有人认为其就是一个无赖,追究其中原因,是有人将司马迁《高祖本纪》的内容进行了误读。尤其进入了网络时代,有些自称汉学者的自媒体人,他们为了博取眼球,将自己的小肚鸡肠和历史偏执强加给司马迁,对刘邦进行抹黑矮化,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中国国家历史》项目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发展中心策划,拟从2013年开始,每年出版四辑,随着图书编写的不断成熟而逐步增加册次,并定期举行《中国国家历史》高端论坛。《中国国家历史》择取内容的原则:*,紧扣人类发展脉搏,突显历史重大脉点;第二,剖析历史深刻渊源,聚焦当代社会热点;第三,展现喜闻乐见的历史题材,刻画客观
《万历<贵州通志>(套装上下册)》是古籍点校类书籍,属于地方志,读者对象为方志研究者。明朝万历《贵州通志》是贵州明、清两代存世志书中的孤本。该志是时任贵州巡抚、兼督湖北川东地方军务、右佥都御史江东之,贵州布政使王耒贤,贵州提学佥事(后任副使)沈思充修;云南按察副使许一德、刑部刑科给事中陈商象所纂。这次点校是在认真对照底
本书为著名军史专家刘统教授的又一部军事力作,全面叙述1946-1949年国民政府审判日本战犯的过程,全书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从1942年伦敦成立联合国战争罪行审查委员会开始,叙述日本战争罪行调查的两个阶段以及战犯确认和逮捕的过程;第二部分分10章详细介绍十个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过程;第三部分为五个重要战犯和上海集体审
本书的主要编写线索为:简论文化寻根主体格局创造交流生活情趣传承弘扬。本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上偏重于中国古代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国传统的礼仪观念,人文素养,学术观念介绍较为详细。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传统思想的主要特征和理念。创新点主要为:*,深入阐发文化精髓。通过对中国文化儒释
中国简史(精编故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