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基于知识架构叙述的通史不同,印象史侧重于在理性解析和价值观念阐释的基础上,力图在一个聚散分合现象无处不在的世界,为读者展示出其中历史的智慧和美感。 纵览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犹如大江东去,经过一段高峡险滩时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由此展现出水雾弥漫的无数图像:无论是社会结构、政权制度,还是思想意识、观念习俗,都在匆忙的进程
本书分为寺院揽总、市井掠影、旧业寻踪、餐饮数珍、杏林采薇、文苑纪历六部分,收录了《塞上寺院知多少》《藏传佛教的召庙(喇嘛庙)》《甜水井》《桥梁古今谈》《归化城的行社》《惠丰轩饭馆》等文章。
本书内容包括:孙破虏讨逆传、吴主传、三嗣主传、刘繇太史慈士燮传、妃嫔传、宗室传、张顾诸葛步传、张严程阚薛传、周瑜鲁肃吕蒙传、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等。
本书设国学特稿、窗外的风景、张西平专栏、法国汉学研究、俄罗斯汉学研究、美国汉学研究等栏目,收录《曾子孝道思想三境界及其现实意义》《汉学、汉学研究与西学中医》《美国汉学界论苏诗中的贬谪书写》《论英国外交官司登得与同治时期的沪上京剧》等文章。
《庚子事变手札》庋藏于偏僻的内蒙古巴彦诺尔市图书馆,最早著录于《内蒙古古籍书目》,史料价值巨大,但学界尚未对其整理利用,此次整理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庚子事变手札整理》一书的主要内容是1900-1901年间庚子随銮西行官员及逃离北京官员给留京官员张亨嘉的信件,100余通。涉及八国联军军事动向、朝廷与官员言论动向、清廷对
长征,是一场令人振奋的生存大博弈,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绝境之下,中国工农红军辗转14个省、翻越18道山脉、渡过24条河流,穿过方圆15200平方公里的草地,历尽艰险最终胜利会师。在长征途径的各个地方中,哈达铺、陇南的意义尤其重大,本书将笔墨重点放在中国工农红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在陇南地区的
北镇村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梁村镇下辖的行政村。高唐北镇,据考证是历史上古鄃县旧址。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置鄃县。吕后时,封为侯国。王莽改善陆。东汉复为侯国。此后到南北朝废鄃县止,县治在北镇,存在了七百七十多年。此后,北镇虽然不再是县城,但作为重要邑镇,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本书通过认真的学术考证,首次还原了北镇昔日底蕴深厚
本书用口述史的形式,通过采访100位当事人,从他们个人角度讲述所从事工作中经历的难忘片断,洞悉世事变迁和社会发展,以个人的命运变迁和对梦想追求为主题,记录不同阶层人士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变迁中的真实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舟山的发展,是具有历史参考价值的舟山记忆。该书还原一段鲜活的历史,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让后
精品国学--国语
精品国学--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