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论语》中孔子师生关于“君子”的言谈,具体阐述其内涵与外延。君子风范使人从文明走向文明,从知礼走向守礼,逐步认清规矩,恪守规矩,本书从对君子之风范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产生积极作用的分析,引申阐述了其对新时代的借鉴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本书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加深对君子的理解
本书是荣宝斋出版社与国家档案局合作出版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四辑,本书为此系列第五辑。这部书收录了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及相关资料,这批档案文献是从各个地方申报的项目中遴选出的珍品,对档案名称、形成时间、地点、保存地和申报地均有详细记录和系统介绍,在时间、地区、民族与形式风格上各有不同,在系
本书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固本培元——“岁老根弥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底蕴,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立、文化自强的角度阐述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认识;第二章:本固邦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民本思想情怀,阐述古代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第三章:修齐治平——“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省外律思想,阐述注
没有离散就没有原乡。祖国母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由傅元峰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台港澳办公室组织撰写的这本书所探讨的原乡主题即是突出和强调了两岸四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闻一多的诗歌、金庸的武侠小说、罗大佑的歌曲、李小龙的电影、余光中的乡愁,等等,这些我们熟悉的内容都在表达着同一的原乡主题。离散,是国内外学界目前的研究热点
本书内容包括:故宫;长城;圆明园;兵马俑;敦煌;长江黄河;三山五岳;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三星堆。
本选题是“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的修订版本,共分为10个模块,包括: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学、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天人合一的传统建筑、百花齐放的传统演艺、异彩纷呈的传统书画、民以为天的传统饮食、妙手回春的传统医药、源远流长的传统风俗、修齐治平的传统道德。教材采用融合出版的模式建成,全
《读通鉴论》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所著的一部史论。《读通鉴论》全书共三十一卷,其中秦一卷,西汉五卷,东汉四卷,三国一卷,晋四卷,宋、齐、梁、陈、隋各一卷,唐七卷,五代三卷,另附《叙论》4篇于卷末,乃王夫之阅读司马光《资治通鉴》有感而发的读史笔记。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
本书收录学术论文20篇左右论文。主要包括儒学研究、古代文学研究、古代历史研究、古代哲学研究、古代艺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区域文化研究、域外汉学研究、国学教育研究、国学普及推广研究、最新国学书目推介、国学相关会议综述、国学人物介绍、国学研究机构介绍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分为中国思想史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文艺理论与美学、汉语言文字研究等七个栏目,收录了《钱谦益与汲古阁藏书、刻书之发展》《论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哲学及其特质》《对“鲁迅与电影”相关研究的归纳与思考》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