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绘画当作艺术品的观念是一项相对晚近的发明。本书主要讲述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即可携带、经框裱的画作是何时在欧洲兴起,又是如何在近代早期收藏、市场和艺术理论中逐步收获一种明确自主的审美标识,进而成为西方现代艺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石的。作者讨论了“元绘画”的相关理念,揭示了画作中所隐含的丰富观念,在西欧艺术史领域产
古代石刻拓本,既是文献也是艺术品,本图录以苏轼为主角,通过珍贵碑拓展现其生平、家世、交游和书法艺术,同时还有与之相关的两宋重要文人遗存书迹,可以使读者能通过黑白的字迹和斑驳的石纹,跨域时空,感受那个群英辈出的时代,贴近宋代文人墨客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体验最真实的宋韵魅力。本书以“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两宋文人书迹拓本展”
本书为张立辰先生近六十年来传承师学、延展师学的研究集成。此书重点从章法构图的角度解读潘天寿的艺术,并涉及对潘天寿先生在艺术、教育等领域实践的理解与评价,将潘天寿先生放置于中国艺术史的脉络中分析其成就与贡献。既是深入解读潘天寿先生全方位成就的综合性著作,也是一部“尽精微”而又“致广大”的中国画理法著作。
“名家讲稿”系列陆续推出已近二十本,多年来受到读者较好的评价与关注。《李苦禅大写意花鸟画论(第二版)》为系列丛书,第一版面世后得到了广大圈内外读者的关注,评价较好,本次改版除了保留李苦禅先生的经典画论与谈艺录文字,花鸟画课徒画稿以及论画手稿外,修订了部分文字与图释,调整了部分图片与图色。确保全书内容丰富,体例完整。文末
为什么报纸看起来与书籍或杂志不同?使用某种特定的字体或网格有什么效果?为什么有的版面看起来很和谐,而有的则显得杂乱无章? 在这些视觉差异的背后,文字设计(typography)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文字设计能使文本更易读,字体更和谐且更实用,构建良好的图文关系,促进信息的传递。 本书汇集世界各地海量的平面设计作品,图文并
莫高窟第196窟是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其前室保存完好的木构建筑遗存为晚唐时期原作,堪称莫高窟木结构建筑的经典之作。该窟为唐朝张氏率河西地区军民归附唐王朝时期开凿的一座大窟,敦煌文书敦研322号《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记载有这一名窟。本书稿采用以史读图、以图研史的研究方法,绘制、整理了该窟壁画相关内容,内容非常详尽,
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应是后人摹本。该纸本长卷35.5×338.1厘米,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内容为释迦牟尼降生后,他的父亲净饭王抱他去拜见天神的情景。唐送子天王图分二段,前段有两位骑着瑞兽之神奔驰而来,天王双手按膝,神态威严。随臣侍女态度安详,武将则欲拨剑以防不测。唐送子天王图人物虽多,表情名异,一
《八十七神仙卷》是传为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制的一幅绢本白描长卷,现藏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图中以道教故事为题材,描绘了以东华帝君、南极帝君、扶桑大帝为主的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画面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形神刻画细致入微。画面笔墨遒劲洒脱,根根线条都表现了无限的生命力,如行云流水,充满韵律感,代表了中国
本系列丛书臻选中国古代、近现代绘画典范之作,囊括山水、花鸟、人物诸科。延续古代画谱编纂思路,让初学者认识古人习画的方法,让进阶者熟知中国绘画的传承体系。组织国内顶级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画家和专业教师,对古代、近现代杰作进行技法示范和深度解析。高清临摹步骤一一详解,技法演示视频同步推出,全方位满足中国画基础技法学习及临摹
《人美画谱周昉》周昉是学习工笔绘画的必修课。本系列丛书臻选中国古代、近现代绘画典范之作,囊括山水、花鸟、人物诸科。延续古代画谱编纂思路,让初学者认识古人习画的方法,让进阶者熟知中国绘画的传承体系。组织国内顶级院校及研究机构的著名画家和专业教师,对古代、近现代杰作进行技法示范和深度解析。高清临摹步骤一一详解,技法演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