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盛唐,衣冠缙绅,终是狂澜难挽。五代十国全史全套八部,唐末五代通俗说史类作品,以史料为本,用缜密的逻辑分析和生动幽默的笔触,道尽这一纷争不断、波谲云诡的重要历史时期。重点叙述从唐末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的一百多年间(875979年)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黄巢起义、梁晋争雄、五代更替、十国兴起、赵宋统一等,
本书选取重庆地区的土家族聚居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多元媒介生态环境中仪式的演化问题。力图发现仪式传播的变迁演化及在此过程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作用。既要找寻传统仪式带给我们的借鉴意义,更要发掘现代媒介环境下,仪式传播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效用和路径。
本书依托高水平学术讲坛,集结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讲解魏晋文学、李白诗歌、古典小说、传统美学等,溯本清源,揭示国学要义;探讨历史上中国文化对别国哲学研究、宫廷礼仪、民间文学、风尚潮流的影响,以及跨文化视域下的中西文学互鉴等,开枝散叶,展现国学生命力。传承国学精粹,普及人文通识。展卷而读,掩卷而思。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于2021年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深刻阐述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携手向着中华民
《石家庄文化通史》分先秦秦汉卷、魏晋隋唐卷、宋金元卷、明清卷、近现代卷。本卷为《石家庄文化通史》的第四卷,主要研究明清时期,即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期间石家庄地区的主要文化事项及其发展,对石家庄这一区域在明清时期的建置沿革、思想与□□、文学与艺术、社会风尚与习俗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本书从2013年以来中国学术界有关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的学术论文1645篇中,选取了20篇代表性学术成果。辑哲学内涵收入5篇从哲学角度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型问题的文章;第二辑方法论思考收入从历史学、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不同学科,在方法论层面思考如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
本书收录作者十余年来陆续在《清史参考》中发表的文章32篇,按照内容大致分编为四部分,依次为:治世理政、钦定狱案、中外交往、皇家生活。全书正文之后另附访谈录3篇。这些文章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流畅、可读性强,意在从不同角度发掘明清档案精华,分享明清历史文化。
当时只道是寻常:传统中的文化特质
北师大附中致力于使学生认识、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德,培养具有为国家为民族服务的责任感的中国公民,多年来一直在师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讲演。讲演者用生动的历史故事与贴近青少年学生生活得实际事例,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修身、爱国、传承文明与时代担当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实效。本书即
  严绍?T,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北大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文学部、日本文部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著有《日本的中国学家》《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中国文学在日本》、《日本中国学史稿》等14种专著。发表论文、译文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