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课徒稿”系列临本为早前“当代大家经典作品”书系的改版,2010年后曾相继推出过“当代大家”“当代名家”系列,皆因在市场上小有反响而被竞品模仿,如今,我们推出全新的四开散片临本,在老的书系基础上做一些变化,更适应装裱和摹写,同时提升书系的辨识度和档次感,收录中国画坛具有代表性的大师和中生代实力派国画名家的作品,以飨
本书是这次展览的拓展,书中,策展人卢迎华撰文进一步地从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角度考察马轲的绘画。马轲是一位带着问题绘画的艺术家。这些问题中既有长期萦绕在中国当代艺术界中有关东西文化比较的普遍焦虑;也有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遭遇和面对的诸多切实的课题,比如,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在马轲看来,那些令他感兴趣或羡慕的风格或者形式,
这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挂牌以来,第一次全院性质的青年教师作品集合成册。上海美术学院是上海学科设置最完整,专业性最强的美术高校,而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学院教学科创的主力,他们也承载着学院的未来和希望。这次出版青年教师作品集,挑选了造型专业21位骨干教师的作品,旨在盘点学院纯艺各专业教师的创作现状和风格构成,以点带面,优选
本书作者于非間是个深谙画理的大家级画家,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曾在北京师范学校、华北大学、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43年后任北平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建国后,历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全书有
《父与子》于1934年12月在《柏林画报》刊载问世。这部长篇连载漫画讲述一对德国父子的日常生活故事,光头老爸脾气有点暴躁,刺猬头儿子聪明又淘气,父子俩都爱玩爱闹,在一个个轻松搞笑的漫画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父与子》除了表现父子之情,也包含了对生活的赞美,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对穷人的同情和
该书是一本书法教程。书法家田雪松将佛家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每个字做了楷书书写示范,并就每个字的写法及要点做了细致讲解,同时配有高清教学视频,读者可以扫码观看。图书采用全彩色印刷,版式设计疏朗美观,文字和视频相得益彰,能够较好地满足书法爱好者和学习者观赏、查阅、临习、创作等需要,是学习楷书的范本。
父与子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漫画的形式表露出来,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全套采用大字注音,方便孩子阅读。
本书为素描技法类书籍,作者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由几何体开始,再到球体,然后是不规则物体,教初学者如何认识素描的三大面、五大调,如何运用线条,从而完成一幅高质量的作品,适合初学美术者参考,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
在绘画中,只有透彻地理解透视原理、掌握透视图的技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空间,准确地表现人物及景物的结构、造型等。对于学习设计的人来说,不仅要掌握透视学的基础原理,而且要将透视图技法直接运用到精确的制图中。在进行艺术创作、设计构思的过程中,透视学的灵活运用,可产生多元的、丰富的视觉效果,可使艺术作品更具张力和感染力,可创造出
《妙严寺碑》是赵孟頫五十六或五十七岁时的作品,正是他中期稍晚期时的作品,字的结体方阔,笔画开张舒展,点画精妙,使转灵活,于庄严规整中见潇洒俊逸,书法艺术水平颇高,是学习赵体书法的良好范本。此作未署书写年月,但据他所署的职衔---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劝农事,可推测此卷当书于至大二年(一三○九)七月以后,或次年九月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