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宋辽金史学家,他的学问并非只限于狭义的史学领域,而是把文史哲打通,对宋辽金史的各个方面都有卓越贡献。本书的篇目由作者亲自选定,依照文章的内容,大体上以制度史、政治史、理学、词学、史料、人物等为序,把作者有关宋辽金史的一些有独到见解和最见具体考索功力的文章,经细心修订后呈现。其中既有如《北宋的募兵制度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述了北洋政府时期掌控或左右北洋政府中央政权,或在某些重大历史事件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具有鲜明人物特点与争议的军阀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张勋、曹锟、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张宗昌、韩复榘十人,参考20世纪初和二三十年代的一些原始资料,以及相关人物口述,褪去尘封已久的历史,通过客观事实,讲述他们在特定历史时
本书稿为图文书,从“建筑可阅读”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了上海41处老建筑里曾留下的民盟先贤本等许多仁人志士的奋斗足迹。回望上海民盟那段激动人心的峥嵘岁月,记录民盟前辈为争取国家解放与民主和平民主的奋斗历程。期望从上海老建筑所承载的民盟故事中,感悟到民盟前辈的家国情怀和为民精神,从前辈身上汲取到为国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本书中收录了李达、杨尚昆等老领导、老同志的回忆录、口述历史。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回忆录、口述历史的形式,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始末,请亲身经历和见证中国革命的老领导、老同志追忆细节,目的是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为党史国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生动鲜活的新时期
本书在阐述古代城镇起源、结构、鉴定方法,以及扼要介绍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古城的基础上,从辽金行政机构设置出发,按其古城建筑时间、行政机构治所地望、行政机构设置沿革、古城历史地位及遗址保护利用等顺序,展开专题研究。希望能为辽金史地研究者或对辽金史地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研究方法和技巧,以及启发辽金史地研究问题的思考。
本书综合利用比较史学、量化史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幼童留美、船政留欧和清末新政前后的留学日本以及庚款留美等留学教育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展现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曲折和艰辛,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努力。本书认为,中国近代留学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教育诸方面产生了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千万年来,自然消融的万年冰雪由青藏高原格拉丹东雪山奔腾而下,经巴蜀,过荆楚,行赣皖,穿吴越,茫茫九脉,浩荡东流,千回百转之间形成了这条世界第三大河。万里长江横贯东西,支流辐辏,两岸沿线港埠星罗,物畅其流。滔滔江水以其不舍昼夜的丰厚滋养和兼收并蓄的广阔胸怀成就了中华
本书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于明代中国白银货币化所做的体系化研究,提出了中国早期近代化历史进程新论。首先从货币的独特视角入手,注重发掘明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发现没有“银法”的明代中国,白银崛起于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萌发,成为中国500年白银时代的开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起源,标志明代中国国家与
本书在广泛收集考古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图像学、风格学以及墓葬整体观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对南阳以及南阳周边一带的汉代画像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南阳汉代画像石的起源、分期、分区、配置、类型、风格以及流变与影响等诸多内容。研究表明,南阳汉代画像石墓起源于随早走廊,其后以宛城为中心向周边一带辐射。其
《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塑造和刻画了一大批古代人物,构成了一座历史人物的艺术长廊。其中那些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堪称典型而无愧。本书便是阅读、欣赏、研究、探索《史记》所写这些人物的心得、体悟、识解与发现。全书依人物时代先后为序,分为夏商周人物、春秋战国人物、秦汉之间人物、汉初将相、文景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