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辑录《申报》中有关海宁史料的区域史志资料汇编。《申报》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长达77年,是中国报坛持续时间长、影响最深远的一份报纸。它记录了我国近现代许多社会历史信息,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其中关于海宁的史料就多达百万字。本书为第二辑,时间跨度为1926年1月1日至1930年1
本书为南宋研究论文集,收录学者关于南宋及南宋杭州城的研究文章,研究方向南宋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文物、遗产保护等多方面,力图展现当前南宋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杭州南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奠定基础前提和依据载体。本辑《南宋研究报告》共收录学者文章二十余篇,涉及内容包括两宋文化、经济、教育、军事、遗产保护、城
本书共分为9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来着重介绍滨海客家文化。1.滨海客家的定义与内容;2.滨海客家与客侨文化;3.滨海客家的迁徙路线;4.深圳(龙岗)的滨海客家民俗;5.深圳(龙岗)滨海客家的六个历史事件;6.滨海客家(龙岗)的艺术呈现;7.滨海客家(龙岗)的文化特色;8.滨海客家(龙岗)的建筑精品;9.滨海客家与大湾区人
全书共分十二章,分别为:最早的“山东人”;海岱文明的初曙;夏商时代的东夷文化;从多元到一体:齐鲁文明的兴起;齐鲁文明的成就;秦汉时期齐鲁主流文化地位的确立;魏晋南北朝动荡分裂局面下齐鲁文明的延续与拓新;隋唐大一统格局下齐鲁文明的进步;宋金元时期山东文化的新变化;明清时期山东文明的生机与活力;鸦片战争以后山东文明的近代转
本书为地方发展史题材的作品,主要记述了1949-2019年宁夏西吉县的发展历程。全书采用章节体与编年体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分西吉县情一概览,将台堡前旌旗展、中南海情系老区、沧桑巨变七十年、积沙成塔谱新篇等五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历史古迹旅游资源、西海固星火燎原、旌旗映红月亮山等十六章,260多幅插图,并具附录。以叙为主,
本书稿从陈先枢多年来的著作中精选了有代表性的内容,归类为三部分:湖湘文化研究,文史述往,三湘人物。“湖湘文化研究”如实记录积年累月的历史,将历史与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文史述往”畅谈长沙历史事件背后的人间百味,有家国的沧桑、民族大义的悲壮,亦有家长里短、哭笑不得的人间悲欢。“三湘人物”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
本册是龙南县分册,概述部分总括了革命之前的龙南县历史演变和自然概况,主体部分内容包括反帝反封建斗争、红色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改革开放、新时代全面脱贫奔小康等革命老区发展史。客观地记述了龙南县老区人民英勇作战、艰苦奋斗、努力创业、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
本书是“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之一部,该书注译严谨,语言表达生动精炼、简明流利,富有形象性,兼具权威性、通俗性、学术性和资料性,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极高,能够让读者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风采与恒久魅力,同时,对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书是收录国内外西夏学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集。设置重大项目专栏、西夏历史研究、西夏文献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研究、西夏文化艺术研究、西夏文物考古研究、学术综述七个板块,收录史金波、聂鸿音、彭向前、汤君等西夏学专家的文章30余篇。研究内容涉及西夏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化、艺术、语音文字、文物考古及黑水城文献等多个方面,是极具
本书分三篇:人物中国、人文中国、故事中国。内容包括:“孔子及儒家文化”“孔子的影响”“曹操的历史”“李白”“家乡合肥的名人——包拯”“毛岸英,一位普通战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挑山工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