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颜真卿于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委任为太子少保时自书之告身。告文一篇,33行,253字,结衔小字13行。《自书告身》为内府旧藏之物,前有纯庙御书十余行,隔水绫上复嵌御书数小行,后有米友仁、蔡襄、董其昌三跋,又朱朗白一跋,颜书墨彩已脱。后为清宫石渠宝笈之物,因何出宫有二说。
本书采用环装装订设计,在临摹时可以180度平放,便于读者临摹研习,并且书稿还加注了异体字、繁体字的对照。
本书采用单条字卡的形式对原帖进行展示,达到方便读者近距离临写的目的,编者精选历代经典碑帖,以高清彩色印刷再现原貌。同时为了更方便读者临摹学习,在编排上做了创新,在附原有放大高清碑帖的基础上,还加上了碑帖内容的注解,更加直观。
本书在结体上宽绰而有余,书风旷适疏宕,遒媚飘逸,被称为王宠上乘之作。这部作品以描绘王宠游包山的经历和感悟为主题,包含了二十二首游诗。
本书记叙了史晨到任后谒庙拜孔、修墙饰屋、疏通沟渠、植行道树、设立会市等事迹,与《乙瑛碑》《礼器碑》合称“孔庙三碑”。其书法含蓄蕴藉,健劲遒逸,结构左顾右盼,上下启承,疏密匀称,提按得法,风韵自然跌宕,飞彩凝晖,法意俱全。
本书内容:席夔,清代书画家。字子研,四川彭县人。官广西知州。工画花卉竹石,极生动有法度。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
本书是陆机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而陆柬之又是陆机的后裔,所以陆柬之是以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写《文赋》的。据说陆柬之年轻时读陆机《文赋》,极为倾心,想亲笔书写一篇,因怕自己书艺不精而“玷辱”前贤名作,始终未敢贸然动笔,直至他晚年书名赫赫时,才动笔了此宿愿。
本书法特点结构端庄,笔画清晰,在特制绢纹的映衬下,有一种从容不迫的美。梁诗正乃是清朝时期罕见在书法中,呈现出丰富个人笔意的书法家,从他此作可以看出,有柳公权、赵孟、文徵明三家书风,又有自家风貌,脱离了馆阁体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