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牧甫(一八四九-一九〇九),名士陵,字牧甫。安徽黟县人。精篆书,以金文入书,匀净高古,自成面目。以篆刻闻名,于晚清印坛独树一帜,世称“黟山派”。《急就章》,篆书,纸本,计四屏,内容为节录西汉黄门令史游所着的百科类童蒙字书《急就章》。是作高古浑厚,劲挺光洁,为黄氏典型书风。今私人藏。《说文解字叙》,篆书,纸本,计四屏,
本书是一部聚焦民国时期北京的画家雅集和合作绘画,勾勒并界定民国北京合作绘画的历史形象、明确其性质和影响,具体而微地呈现20世纪上半叶北京的艺术、文化和社会的美术史著作。民国北京雅集中的合作绘画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流行的特殊创作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该书依托各收藏机构丰富的绘画藏品,选取在数量上形成规模的可靠作品,
沈尹默扇面册页集萃
本书是关于个人油画创作总结的专著,从当代文化精神着手,阐述主观性思维对绘画创作的影响,普及油画学科内各画派的历史脉络与现状,对一些主观性案例作深入的探索研究,结合多年自身创作历程,分析主观情感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这是一本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油画艺术的书籍,从材料到技法,再到审美方向,逐一剖析,方位解读油画艺术,摘下神
本书简述了隶书的产生发展、隶变的意义与重要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书法书写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书写的坐姿及执笔运笔等。以汉代经典的隶书碑帖——《史晨前后碑》为范例,主要讲解了隶书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与布势等书写技法。对隶书创作初阶阶段应注意的临摹和集字创作等问题,做了简单的介绍。
本书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规划教材。书中一共分为十讲,内容分别为:绘画构图学概述及基本要素、绘画构图的表现形式、造型语言与空间构成的关系、绘画构图的立意与呈现、静物画构图的表现形式与语言、风景画构图的表现形式与语言、叙事性绘画创作的人物组合和场景构图解析、历史画创作的构图解析和形、传统中国画构图审美及对当代中国油画家的图式影
本书作者用画笔记录了中大的参天大树、红砖绿瓦、如茵草坪,中大的寒来暑往、晨曦晚霞、雨雾艳阳,中大的房前屋后、密林小道以及穿梭其间的师生行人。内容包括中山大学的怀士堂、孙中山先生铜像、康乐园黑石屋、马丁堂、格兰堂、康乐园中区、惺亭、陈寅恪故居、图书馆、乙丑进士牌坊、博物馆、八角亭、模范村、学人书境、永芳堂等。
本书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概述;画面整体分析;树木画分析;房屋画分析;如何进行人物画分析;附加物分析等。
《好太王碑》纵612厘米,横185厘米,44行,每行41字。该碑刊刻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体呈方柱型,四面环刻的碑文记述了高句丽建国和君王谈德的战功。其书法风格方正纯厚,古拙厚重。此碑书法似隶似楷,方整纯厚,气静神凝,有秦诏版遗意,属
本书作者历经三年时间编改,讲解历代书法名家的艺术特色、风格特征。书中共收录来自来自全球15家顶级博物馆,包括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等在内的50多位历代书法大家的120幅传世名作,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