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侨务图文集》为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第五批)之一,丛书已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广东省百部好书项目。本书对自1862年晚清政府建立侨务机构开始以来100多年的侨务历史沿革和主要工作绩效进行了梳理,分为晚清政府的侨务工作、北洋政府的侨务工作、孙中山领导下的侨务工作、国民政府的侨务工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中
复兴之路的关键跨越就是要做好新时期的社会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工作要根据这种变化承担新的社会责任和新的历史使命。复兴之路的关键点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要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承担起
从社会流动理论角度研究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历史维度、比较维度出发,研究大学生社会流动的历史变化和时代特点;从现实维度、主体维度出发,梳理大学生社会流动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实践维度出发,多方面提升大学生社会流动能力,研究提升路径,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综合运用社会学、
本书共两百卷,内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9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通典》是记录了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本书作者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曾用三十六年撰成《通典》二百卷,
本书从3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文献回顾及理论基础部分: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失能及失能老人、养老及照护模式核心概念进行分析。二是实证分析部分:包括分析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分析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耦合分析,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区域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特征
本书作者在1993年至1998年期间深入调查了几个有典型性的超级村庄,包括广东沿海沙田平原的丰村、苏南地区的联村、闽南地区的畔村等,它们分别对应了超级村庄的研究分类基本指标:联村-苏南模式中的集体制合作体系、丰村-珠江模式中的股份制合作体系、畔村--晋江模式中的村政与民企合作体系。通过个案比较研究,作者对这种超级村庄新
本书在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与金融扩张历程的同时,也关注着中国近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对中国与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逻辑进行了比较和深刻论述。作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腐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及中国的制度误解颇多,同时也强调了当今西方诸国应当重新审视、思考和评判中国的社会制度选择、政治制度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这些重大决定是怎么诞生的?这些重大决定又是如何凝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书稿集纳了新华社公开报道的十八大以来若干重大决定诞生记,内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以及民法典等方面。此次修订,增加了
《汉晋简牍与制度史丛稿》是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沈刚教授以汉晋简牍所见地方行政史料为材料,对这一时期的制度史进行考察的一部学术专著,分为四个专题:(1)简牍学研究方法:主要针对简牍研究史及其与秦汉历史学的关系、整理与研究方法,以及对简牍外缘信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2)西北地区出土汉简研究:对西北汉简涉及的身份制度、军政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会典馆石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四年(1908)、宣统元年(1909)、宣统三年(1911)石印本。本书以光绪二十五年会典馆石印本为底本,主要以《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参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