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广西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北京联合举办"新发展格局与中国边疆经济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家各部委、高校及高端智库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新发展格局与边疆经济发展进行了研讨。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新发展格局与中国边疆经济发展、新发展格局与广西经济发展、"一带一路"与边疆经济发展、RCEP与边疆经济发
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重要的途径。在边疆地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仍要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围绕我国边疆地区对外开放,本书对边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分别探讨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等开放型经济发展状况,使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评估了边疆地区开发开放
本书从全球低碳发展和中国提出3060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出发,系统测算和剖析了近20年中国国际经济循环的碳排放水平及变化趋势,并重点阐明和探讨了中国国际经济循环低碳发展的影响机制和政策路径。本书研究表明,中国国际经济循环与碳排放水平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已经产生扭转!中国国际经济循环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对于跨越本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总书记多次指出,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进一步研究中央提出的双循环发展战略,探索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撰成此书。此书主要内容有:双循环基本定义、双循环概念的内涵外延;双循环与经济高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时代,新阶段,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坚持唯物史观,总体上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奋斗的历史为脉络,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四个历史分期,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的探索进行研究和总结。全书除总论外分二十一个专题
本书从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创新研发投资比重、提升研发投资效率与驱动经济发展的效率是加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本书收录了俄罗斯、荷兰、委内瑞拉、摩洛哥、哈萨克斯坦、法国以及韩国的7位专家围绕“中国扶贫”这一主题讲述他们对于中国脱贫政策、措施的所思、所见、所闻和所感。
本书计划不定期设立“专家笔谈、流域经济基础理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创新驱动与产业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经济、开放高地建设与开放经济、流域经济协同发展、学术史谭”等栏目。侧重刊发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政策研究类论文。
基于创新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分析,本书阐明了技术创新的理论、策略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的人才资源的结构与特征,进一步描述并探讨了技术创新的支撑环境——体制创新的重要作用,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杠杆运用、政府规划部署以及法律法规保障等内容。从创新本身的历史发展出发,以简明案例阐释技术创新原理,着重描述并讨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
成渝经济圈建设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从2016年提出《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经济圈在全国经济区域发展战略中定位不断上升,承担了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协调区域发展的重任。飞地经济模式能够为成渝经济圈建设提供可行路径。成渝经济圈建设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