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yi章 卡脖子的前世今生 // 001 
第yi节 源起:大航海时代以来的大国竞争 // 003 
第二节 国家竞争:科技与制造能力的博弈 // 024 
第三节 限制与管控:从巴统到《瓦森纳协定》// 037 
第四节 对卡脖子的基本认识 // 048 
第二章 技术卡脖子// 069 
第yi节 制造强国:撬开卡脖子的手 // 071 
第二节 工业母机国之重器 // 093 
第三节 集成电路 // 116 
第四节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 // 169 
第五节 微球 // 188 
第六节 种源 // 197 
第三章 资源卡脖子与交通卡脖子// 207 
第yi节 资源:对国家的眷顾 // 209 
第二节 主要战略资源:世界分布并不均衡 // 212 
第三节 能源之痛:石油!石油!石油! // 218 
第四节 资源卡脖子不可规避吗 // 223 
第五节 交通卡脖子:不是新招 // 226 
第四章 规则卡脖子// 237 
第yi节 美国特色:金融控制与长臂管辖 // 240 
第二节 金融卡脖子经典案例 // 248 
第三节 美国的长臂管辖:跨国金融机构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56 
第四节 国际规则与国际组织 // 260 
第五章 数字经济时代的卡脖子// 269 
第yi节 数字经济时代:数权的大国之争 // 272 
第二节 数字经济时代的卡脖子,我们还能自主呼吸吗 // 277 
第三节 卡脖子清单如何变成攻坚清单// 295 
第六章 他山之石:各国卡脖子与反卡脖子的启示 // 299 
第yi节 英荷争霸:全球海洋贸易垄断权 // 302 
第二节 德英之争:殖民地与资源 // 310 
第三节 美国崛起:新的世界霸主 // 319 
第四节 历史的启示 // 328 
第七章 卡脖子的本质:理论探究 // 331 
第yi节 卡脖子现象自古有之 // 333 
第二节 卡脖子的本质:国家垄断 // 336 
第三节 卡脖子领域:不止在科技 // 340 
第四节 大国与小国:优势与苦恼 // 343 
第五节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 346 
第六节 反垄断与国家博弈的理论透视 // 349 
第八章 大国突围:卡脖子的破解之道 // 351 
第yi节 反垄断的企业之道与国家之道 // 353 
第二节 双循环是破解卡脖子的重大战略 // 359 
第三节 突围的基础还是实力 // 362 
第四节 突破金德尔伯格和修昔底德两大陷阱 // 364 
结语 // 369 
参考文献 // 371 
 |